各有各的看法。所谓老司机的话或多或少都含水分,尤其几十年驾龄的老司机,他们仅仅开过一款车或者一个品牌的车而已,就开始大放厥词的指导新人选择。对车的了解,你要去使用,去了解技术参数,去了解机械结构,不能全靠臆断
双离合娘胎的毛病就是低速顿挫,这点毋庸置疑,当然有的人不支持这种说法,毕竟不同的厂商调校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大众的双离合自然是湿式双离合稳定性肯定是要比干式的好上不少了,毕竟结构在那了,谁也不能否认的。CVT小日本玩得非常的转,尤其日产更是如此,基本旗下车型全部CVT变速箱。丰田、本田这些厂商还能差点。
10款明锐1.4t的。开了15万公里。优点:省油,动力家用足够,舒适性过的去,发动机好,没出现过异常。缺点:变速箱有问题,6年时间去4s店免费换了一次,系统升级2次。不过现在的技术肯定比6年前的好多了。个人觉的大众还是靠谱的,至少能在软件上下功夫把变速箱问题解决了。
有问题暂时没解决没记错的话是1.4和1.8的双离合有问题。
理论上说湿式是指双离合器安装于整个充满液压油的封闭油腔里。这种湿式结构具有更好的调节能力和优异的热容性,因此能够传递比较大的扭矩。也就是说在城市中拥堵的情况下散热比干式的好,毕竟是使用油泵进行液压油强制循环来带走热量,实际使用过程中也比较可靠,主要应用在大众的B级车上,国内常用于帕萨特、迈腾等。
肯定是湿式双离合可靠。湿式离合器的油浸冷却方式注定它的构造更复杂、体积和重量也相应增加。而最重要的是,作为汽车核心部件之一,湿式双离合器的制造成本要比结构相对简单的干式双离合器高不少,这对于保时捷、法拉利等超级跑车或奥迪、宝马这些豪华品牌影响不大,因为它们的工程师在选择零件或材料时可以不计成本,而普通的民用车显然无法这样做。所以干式双离合器是以相对简单、低成本的方式出现的,应对大众化消费的双离合变速器。由于结构简单,其体积、重量都比湿式双离合变速器要小,这样才适合紧凑型、小型车本已受限的机械空间。另外,湿式双离合的冷却液(油)需要定期更换保养,而干式双离合变速器在保养上也更经济省心。相应的,干式双离合变速器的散热能力、耐受性都比湿式离合器较为逊色,可承受的扭矩也较低。但较为低廉的制造成本使得它更能普及到普通民众买得起的车上。同时,这类家用车并非鲜明的性能趋向,发动机动力储备也不算强大,采用干式双离合器就足以应对,而消费者则能以较低的购买花销和保养成本,同样享受到双离合变速器带来的驾驶乐趣、效率方面的出色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