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汽车智能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智能体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重要性正日渐提升。但聊起“智能化”大家往往只重视配置水平,而忽略了实际的使用体验,尤其智能配置的人性化使用体验。

在当下的汽车市场,哪个品牌的智能科技体验更加人性化?为了解答这一个问题,我们挑选了两个极具代表性的品牌:上汽大众特斯拉,来一场面对面的直接较量。

特斯拉作为新势力的代表,其智能化水平在公众的固有认知中一直有着很高的认可度。而上汽大众的IQ.科技实力则同样强悍,作为品牌智能化方向的拳头产品,其通过洞悉用户习惯打造的智能人机交互水平,在传统大厂中处于领先地位。

一个是传统品牌打造的智能科技,另一个是新势力代表品牌的固有强项,二者在智能化使用体验上到底有哪些区别?让我们在随后的对比测试中寻找答案。

01 智能驾驶辅助测试

在当下衡量汽车智能化水平的诸多考察项目中,「智能驾驶辅助」被普遍视为其中最具含金量的评价项目之一。因此,这场对比的第一个项目,我们选择直击关键问题,来一场“高速辅助驾驶测试”。

为了能够用客观数据,更直观地呈现测试结果,我们基于「电车实验室辅助驾驶评价标准-2022版」的测试路线,设计了一场双车的高速辅助驾驶测试。

测试路线总长度112公里,该路线会途经6条高速,其中包括4次匝道转换、1次高速分流和2次高速合流,能够尽可能多地模拟日常用车路况,为评价车辆辅助驾驶系统应对不同道路状况、交通状况的表现,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测试环境。

测试的评价项目包括:跟车加减速控制、车道保持能力、弯道保持能力、应对插入车辆反应、应对拥堵路况反应、系统人机交互设计评价。

在测试开始前,先给大家简要介绍两车的辅助驾驶系统硬件配置。

首先是搭载IQ. Drive 智驾管家的上汽大众ID.4 X,采用了3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5摄像头的辅助驾驶硬件配置。

其次是特斯拉Model Y,采用了8摄像头+1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的辅助驾驶硬件配置。

可以看出二者在硬件配置上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但在硬件的“配方”上有一定差异,上汽大众的IQ. Drive 智驾管家拥有数量更多的毫米波雷达,而特斯拉Model Y则使用了更多的车外摄像头。

测试路线、评价项目系统硬件介绍完毕以后,我们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对二者辅助驾驶系统在高速行驶的表现进行了详细的测试,整体结果如下:

看完以上的整体评价,相信大家对于二者辅助驾驶系统在高速行驶的表现有一定了解,下面就根据不同评价项目,给大家详细介绍两套系统在每个项目中的具体表现。

首先,直线行驶的车道保持、车道居中表现,这是评价辅助驾驶系统的基础题。

在这个项目中,上汽大众IQ. Drive 智驾管家和特斯拉的成绩都相当出色,在上百公里的高速行驶中均没有出现一次偏离车道的状况,对于车道线的识别也都十分准确。毕竟,作为各自领域的代表选手,这样的“送分题”考验不大。

第二项是弯道中的车道保持、车道居中表现,这分为两个具体场景。

首先是高速主路上曲率较小的弯道,特斯拉和上汽大众IQ. Drive 智驾管家的车道保持、车道居中能力同样高度一致,均能将车辆稳定行驶在车道中央。

其次是像匝道这样的大曲率弯道,特斯拉的表现与主路上一致,且在匝道中的通过速度更高,给人的主观信心更足。

而上汽大众在匝道中行驶时,车道保持功能会更倾向于往弯心一侧偏移。二者在大曲率弯道行驶时的车道居中策略有一定差别。

就整体评价而言,上汽大众和特斯拉在弯道中的车道保持、居中能力,均能应付绝大部分高速路段,但在使用时必须时刻留意车辆动态,以备突发状况时能第一时间接管。

第三项加减速感受,这个项目同样分两个工况进行评价。

首先是顺畅路况的加减速体验,上汽大众和特斯拉的ACC功能,在顺畅路况的加减速感受都相当平缓,不会存在早期ACC功能经常猛加速、急制动,给车内乘员带来不佳乘坐体验的情况。

在测试中,我们还体验了上汽大众IQ. Drive 智驾管家所配备的智能跟车功能,其具有5挡跟车距离调节,可根据不同驾驶风格相应地对安全距离进行设置,另外还提供经济、运动、舒适3种跟车模式,能给用户带来更智能的跟车体验。

其次,是高速拥堵工况,在拥堵路况下上汽大众的IQ. Drive 智驾管家依旧保持了平缓、柔和的加减速控制,即便在频繁走走停停的路况下,其配备的拥堵排队功能依然能为车内乘客带来良好的乘坐体验。

而另一边的特斯拉,其在拥堵路况的加减速表现,却与顺畅路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不仅加速动作变得“粗莽”,跟车刹停时的刹车力度变得也相当“猛烈”。

这样大开大合的跟车表现,让车内乘客在堵车时前俯后仰,也让我们参与测试的三人一致给出了差评。

最后一项,是二者应对前方插入车辆的表现。

面对保持安全车距的正常插入,上汽大众和特斯拉的应对表现趋同,均能在第一时间识别插入车辆,并且以较为柔和的制动保持安全跟车距离。

(上汽大众应对插入)

(特斯拉应对插入)

但面对近距离的“加塞式”插入,上汽大众会偶发出现急刹减速以进行避让的情况。特斯拉由于感知能力的优势,应对加塞式插入的表现会相对沉稳淡定。

在上述评价项目中,上汽大众的IQ. Drive 智驾管家和特斯拉的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在整体使用感受上都有着不俗的表现,但在具体细分评价上则各有所长。

上汽大众的IQ. Drive 智驾管家,应对拥堵状况的跟车表现更为出色,轻柔的加减速控制能给乘客更贴心舒适的乘坐体验。

而特斯拉的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感知能力更强,在大曲率弯道中的通过速度更高,在匝道中行驶给人的主观信心更强。

除了辅助驾驶系统应对各种路面状况的表现以外,此次测试我们把二者辅助驾驶系统的人机交互也纳入到评测范围内。

毕竟,这不是自动驾驶,人和系统的交互联接对于使用体验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在这一点上,经过一整天的高速辅助驾驶测试,以及数天的深度体验后,上汽大众IQ.科技的辅助驾驶系统人机交互体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主要得益于上汽大众IQ.科技配备了一套增强抬头显示系统——「AR-HUD」。

在特斯拉车型上,由于没有配备传统仪表,因此与行驶相关的信息全集成在中控屏内。但驾驶员在行驶时,视觉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正前方,这样的设定导致驾驶员很容易忽略车辆的提示信息。

而上汽大众IQ.科技配备的AR-HUD系统,能让驾驶员在视线不从路面偏移的情况下,安全便捷地获取与行驶、导航、辅助驾驶相关的信息。

同时,由于AR技术的加入,HUD信息还可与前方道路视觉融合,显示物可跟随前车、行人、路口等不断变化的实景而改变位置与大小,使关键信息指示一目了然。尤其是针对导航信息的增强优化,大幅提高了导航信息的指示清晰度。

在高速辅助驾驶测试中,上汽大众IQ.科技的人机交互方式,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洞悉了用户使用习惯并从细节处入手,营造了一种没有使用压力的直觉式人车交互体验。

02 智慧灯光

除了辅助驾驶测试以外,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我们还对两台车进行了日常使用场景下的深度体验。在连日来的夜间行驶中,我们发现了上汽大众的这套IQ. Light灯光系统,有着非常智能的照明效果。

其原理是使用前风挡的摄像头采集路况信息,运算分析将光学矩阵解构,按照现实环境的光照需求,通过全LED矩阵式大灯实现多种照明方式。可实现“该亮的地方亮,不该亮的地方暗”这样智能的照明效果。

同时,IQ. Light系统还可识别路边物体、交通标识,并在不影响其他交通参与者的情况下,对这些方位进行独立照明。通过在照明上的智能化配置,给驾驶者和其他交通参与者提供更安全的行车环境。

03 自动泊车对比

在数天的日常使用场景体验中,我们曾多次使用两车的自动泊车系统进行泊车入库,在单独使用中我们能隐约感觉到,两车在自动泊车的使用体验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为了验证二者的自动泊车能力水平,我们决定再加设一个对比项目,设计了一场上汽大众IQ.科技与特斯拉的自动泊车对比。

首先是测试场地,我们根据日常用车场景的总结归纳,选择了光线条件较好的户外停车场,以及光线较暗的室内停车场,两大测试场地。并设计了日常用车最常见的垂直车位泊车、侧方位泊车,两个测试项目。

在自动泊车测试中,对二者车位识别能力、泊车用时、泊车体验(加减速动作幅度、人机交互)、入库后车辆位置进行记录评价。以此客观地比较,上汽大众IQ.科技与特斯拉在自动泊车功能上的能力差异。

首先进行的是室外停车场泊车测试,我们挑选了一个场的室外停车场,其内部的车位尺寸为:长5.1米、宽2.4米,是我们在日常用车场景中常见的标准尺寸车位。

第一项,垂直车位自动泊车测试,按照惯例先看整体评价。

首先上场的是上汽大众IQ.科技的IQ. 泊车管家,在第一次测试就成功识别车位,并成功泊入车位,整个过程加减速动作平顺,从点击开始泊车到停车结束,总用时为40.37秒。

并且在整个泊车过程中,中控屏上的还提供360°鸟瞰式全景,提供7种不同的视角,可全程对泊车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过程展示,令用户在使用自动泊车功能时更具安全感。

在泊车完成后,我们对车辆前轮距离两侧车位线的距离进行了测量。

虽说目测上汽大众IQ.科技在泊车完成后,车辆在车位内的位置十分居中,但当测量出两侧距离均为28cm,左右距离近乎一致时,还是小小地刷新了我们对于自动泊车功能的认知。

第二位上场的是特斯拉,同样能够成功识别车位,但在泊车过程中前后调整的次数比上汽大众IQ.科技更多,导致泊车用时明显更长,最终总时间为56.6秒。

在过程中车辆加减速控制较为“毛躁”,最后刹停时的顿挫较为明显。

在泊车完成后,我们同样测量了前轮距离两侧车位线的距离,得到的数据为左侧37cm、右侧15cm,两侧偏差为22cm,并且泊车完成后车辆方向盘并未完全回直。

在难度最低的室外垂直车位泊车测试中,两车就已经呈现了如此明显的差距,这是我们测试前没有预料到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考验二者的自动泊车性能,我们在现场经过简单商议后,决定临时增加两个附加项目——车辆压线,以及在车位内放置障碍物。

我们模拟日常用车经常会遇到的临近车位车辆压线停放,以及车位内存在障碍物的情况,对车位进行了简单重置,测试二者的自动泊车系统在更复杂的场景下能否顺利应对。

在这两个场景中,上汽大众IQ.科技的表现依旧强势。在右侧车辆压线停放的情况下,其IPA智能自动泊车系统依然成功将车辆泊入车位,用时为45.65秒,较正常情况仅多耗时5.28秒。

而在车位内有障碍物的场景中,上汽大众IQ.科技依然能够对车位进行识别,在泊车过程中能准确捕获车位内放置的两个桩桶,并及时作出制动。

而特斯拉的自动泊车系统,对于这两种特殊情况毫无办法,在我们多次尝试过后依然无法识别车位。

第二项是侧方位停车,在该项目测试中二者的表现差距被进一步扩大。

上汽大众IQ.科技延续了在垂直车位泊车中,高识别率、高精确度的优点,一次性便对侧面车位进行了识别,停车过程中加减速动作依然保持平顺。

侧方位泊车总用时仅为30.21秒。泊车完成后,车辆能水平停放在车位内,但位置相对靠前。

另一边的特斯拉,自动泊车系统的车位识别能力仍旧不甚理想,在多次尝试后才成功识别到车位。泊车过程中,当车尾进入车位后,车辆方向出现了摇摆不定的情况。

而在车辆完全进入车位后,系统会频繁调整车辆角度,最终耗时54.73秒。并且在泊车完成后,车辆以车头朝内的姿态斜向停在车位内。

最后一项测试,为了验证上汽大众IQ.科技和特斯拉二者的自动泊车系统,在弱光环境下的识别能力,我们进行了一场暗光室内停车场的泊车测试。

在光线较为昏暗的室内停车场,上汽大众IQ.科技依然能够保持极高的车位识别率,一次性成功识别车位,在泊车过程中加减速动作平缓,泊车用时仅为33.86秒。

在泊车完成后,对车辆前轮距离两侧车位线的距离进行测量,数据为:左27cm、右28cm,在暗光环境下的左右偏差仅为1cm。

而另一边的特斯拉,丝毫没有出乎我们预料,在多次尝试后依然无法识别暗光环境下,室内停车场的标准垂直停车位。

显然,这轮测试呈现的结果十分清晰。在自动泊车功能上,上汽大众IQ. 泊车管家的表现更为优秀。上汽大众IQ. 泊车管家的车位识别能力、加减速控制、泊车精确程度全面优于特斯拉,展现了作为传统大厂的上汽大众,在该领域多年来扎实的技术积累。而360度环影的配备则可以直观地展示泊车状态,令用户在使用时更具安全感。

同时在驶出车位时,上汽大众IQ.科技还配备了RCTA驶出车位辅助系统,能提醒后方车辆或移动物接近,并能提供自动制动干预,给泊车更周全的安全保障。曾经在倒车过程中,因不留神而发生过剐蹭的朋友,对这个配置的实用程度应该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与需要花费32,000选装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才能获得自动泊车功能的Model Y相比,上汽大众IQ.科技的自动泊车功能不论是从性价比,还是使用体验的维度进行评价,都具有显著优势。

凭借这些更智能、更人性化的优势配置,上汽大众IQ.科技能在视觉层面给用户更直观、高效的信息传递。令辅助驾驶的使用体验更加人性化,体现了上汽大众IQ.科技“惬意的智能驾乘体验”这一产品理念

04 惬意的智能驾乘体验

看完上述两大项目的测试对比,相信大家对于上汽大众IQ.科技和特斯拉,当前在智能化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有了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

特斯拉还是我们熟悉的模样,在辅助驾驶领域依旧有着不俗的硬实力,但在涉及用户使用体验的细节设计上,和传统品牌仍有一定的距离。

而另一边的上汽大众IQ.科技,经过数天的相处我们惊喜地发现在IQ.科技的加持下,上汽大众品牌的车型在智能化程度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自动泊车功能上取得了压倒性的全面优势。

而在这当中,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IQ.科技将智能与人性化高度融合,把人的使用体验放在更靠前的位置,把冷冰冰的智能配置变得生动。富有亲和力的细节设计,真正让智能化具有了人文关怀。

“惬意的智能驾乘体验”这个口号叫起来很简单,但往往属于是“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的易错题。让智能化更贴合用户日常使用场景,做到更懂用户,实现起来从来不是一件易事。

但通过这次对比,我们发现上汽大众通过其自身深厚的造车经验、丰富的数据积累,带给了我们在传统品牌中具有领先地位的智能化体验,做出了具有鲜明自身特色的人性化智能体验,也为智能化与人性化融合探索出了一套优秀的样板方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