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日,吉利控股集团正式发布 2025 年前三季度集团销量报告,集团总销量达到 295.34 万辆,实现同比增长 24%,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达到 159.08 万辆,同比增长 68%,新能源渗透率高达 54%,两项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
收窄至第三季度,集团总销量实现同比增长 28%,达到 102.09 万辆,新能源销量为 58.81 万辆,同比大增近 59%,新能源渗透率增至 58%,这也是吉利集团首次在单季实现百万销量。
考量维度愈加细分至吉利控股有限公司,也即是吉利自主系,在同期总销量也达到了 217.01 万辆,实现同比增长 45%,新能源车型销量达到 116.78 万辆,同比暴增 114%。
以销量拆分主要品牌,其中:
1)吉利银河,前三季度总销量达到 87.5 万辆,同比增长 206%
2)领克品牌,前三季度总销量超 24 万辆,同比增长 24%
3)极氪品牌,前三季度销量超过 14 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汽车曾在年初定下了 300 万辆的年销量目标,而截至第三季度末,吉利控股的年内累计销量已经来到了 217 万辆,目标达成率高达 72%。

在战火绵延处锚准对手
季度销量首次突破百万,吉利汽车的主要助推力归于新能源的增量。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在吉利控股 217 万辆的总销量内,新能源销量约为 116.78 万辆,新能源渗透率已然超过 53.8%。
新能源销量成效卓著,首要关键在于吉利整合的果断。
去年 9 月下旬,吉利控股集团曾正式发布《台州宣言》,宣布企业进入战略转型阶段,吉利将「战略聚焦」、「战略整合」高度前置,车主指南节选《台州宣言》部分相关内容,以供读者参考:
聚焦汽车主业,坚定不移推进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转型,继续提升内燃机汽车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构建低碳交通生态科技优势,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吉利乘用车市场行业地位。
全面梳理吉利各业务板块,厘清业务定位,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坚定不移地推进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融合,进一步明晰各品牌定位,理顺股权关系,减少利益冲突和重复投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李书福-图片来自:Reuters
一场浩荡的品牌、资源整合大战就此揭开:
- 同年 10 月,吉利新能源正式将几何并入银河品牌,几何汽车成为银河品牌旗下精品小车系列,银河则从新能源系列升维为品牌,聚焦主流新能源市场
- 次月,吉利控股宣布对极氪、领克股权结构进行优化,吉利控股向吉利控股有限公司转让持有的 11.3%极氪智能科技股份,对领克汽车内部进行股权结构优化,调整后极氪持有领克 51%股份,极氪与领克实现合并
- 11 月末,雷达汽车并回吉利汽车集团,雷达品牌成为吉利集团的一级组织
- 今年 3 月,翼真汽车并入吉利银河,成为银河品牌高端 MPV 系列,在战略聚焦上,翼真将专注空间品类、高端出行
- 同期,吉利对采购、供应链、智能座舱、整车平台等前后端资源的整合工作开始显山露水,吉利集团内部智驾方案统一为「千里浩瀚」,并通过 H1、H3、H5、H7 以及 H9 五个等级,覆盖吉利全系不同价位产品
复杂多线程的品牌梳理,收归统一全部智能化资源,「一个吉利」的整合历程所带来最显著的变化便是 —— 让吉利能够专注在战火绵延处,并与对手短兵相接。

最为亮眼的例子,则是吉利银河品牌的塑造。
2023 年,吉利集团推出主流新能源品牌银河,起初银河仅是作为吉利主品牌下的新能源支线,定位在 10-20 万元主流市场,依托 GEA 架构、雷神电混以及神盾短刀电池技术,定义了银河品牌的 1.0 时代。
在完成品牌整合后,银河系列升格为吉利银河品牌,随着几何系列的并入,吉利银河顺带并入了一款现象级精品小车:星愿。
售价不到 7 万元,标配宁德时代电池、FlymeAuto 车机系统,在与比亚迪海鸥同价的条件下,吉利银河星愿还给出了更大的空间尺寸,以及更扎实的纯电续航,星愿的起步纯电续航可达 310km。
得益于产品力的错位竞争,星愿一款车就帮助吉利银河打开了局面,在刚刚过去的 9 月,吉利银河星愿的单月销量超过 5 万辆,自去年 10 月发布后累计销量超 40 万辆,成为全品类销量冠军。
与比亚迪宋 PLUS 将荣耀带到海洋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星愿成为了促成吉利银河品牌成熟的重要推手,也同样是在星愿上市一年后,吉利银河成为了最快达成年销 100 万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而从星愿这一台车开始,吉利银河进入到了品牌 2.0 时代,而吉利银河在这一阶段的打法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 锚定比亚迪出牌。
回顾吉利银河的产品序列,都能发现这一特质,譬如是锚定比亚迪宋 Pro 的 10 万级混动 SUV 星舰 7,譬如是锚定比亚迪元 PLUS 的银河 E5,再譬如是直指比亚迪汉 DM-i 的星耀 8 等等...
这些紧贴着比亚迪出牌的新车产品,往往都能在各自的细分市场打造爆款,收获颇丰。

除了与对手短兵相接的火拼,吉利的整合动作还带来了充足的休养生息时间。
受到「一年磨三剑」的口碑影响,极氪在去年创下销量新高后,进入了销量波动期,截至今年 9 月末,极氪品牌的累计销量约为 14.36 万辆,仅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 44.9%。
从去年 11 月开始,极氪借着战略整合的浪潮,进入了相较漫长的调整期,收购领克股份,合并成立极氪智能科技,为两者重新理顺产品序列,从而扫清了资源内耗的障碍。
本周,极氪曾发布 001 焕新版,新车起售价定在 25.98 万,相比前作,焕新版全系标配 900V 全栈高压架构、千里浩瀚 H7 辅助驾驶系统、激光雷达,最大纯电续航可达 810km。
而从今年起极氪的营销端口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车迭代方面极氪特别注意与用户的沟通交流:
譬如是极氪曾在两天前发文确认,极氪 7X 后驱智驾版(75 度电池)即将售罄,各渠道停止开放选购,仅剩余少量门店现车在售,而新款产品也早早预告将在四季度更新发布。
同样的动作,还发生在极氪 001 焕新版上,在焕新版上市发布前后,极氪再次官方承诺,明年将不会有 001 的新车换代产品。

完成与领克的合并,极氪还在今年 7 月与吉利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除其已持有股份外的全部极氪股份,这也代表着极氪又从上市重回私有化,并在真正意义上回归到了「一个吉利」的叙事线里。
人们常说品牌价值如同少年的心气那般不可再生,但回归吉利的极氪,在「一个吉利」的宏大叙事里,有更多的耐心去重塑用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