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是自动驾驶的,虽然有人工辅助,但主要由信号系统(ATC)控制牵引力和车速。司机通过驾驶台屏幕监控地铁各系统信息,如车门、空调、摄像头和通讯情况。司机的主要职责是制动、牵引和方向控制。并非所有列车都配备“方向盘”,而是使用调速手轮来调节速度。行走路线由地面道岔的位置控制,司机掌握前进、驻车和后退的方向。当发生故障或突发情况时,需要司机及时处理并接管列车。地铁采用自动驾驶技术,但仍离不开人工的辅助和监督。
地铁列车有些是自动驾驶的,也有一些是人工驾驶的,具体情况会决定。举个例子,上海有几条地铁线路采用自动驾驶,如14号线、15号线、10号线、18号线和浦江线,其他路线仍然由人工驾驶。自动驾驶意味着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没有乘务人员和司机。列车通过控制中心统一控制实现自动运营。自动驾驶将被大力推广,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它比人工驾驶有许多优点。它环保,节省驾驶员成本,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导致故障,并根据优化的运行曲线进行运营。国内已经有很多城市实现了无人驾驶系统,例如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无人驾驶系统可以自动完成许多功能,如准备、唤醒、休眠、开关门,并在故障时自动恢复,甚至无人操作下完成洗车。
地铁的驾驶方式有所不同,并非所有地铁都是无人驾驶的。很多地铁使用列车行驶模式,只有在ATO(自动列车运行)模式下才会实现自动化运行,但为了安全起见,仍然会有驾驶员在车内。不过,目前真正采用ATO自动驾驶模式的地铁线路并不多,大部分仍然依赖驾驶员手动操作。全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实现地铁的全自动控制,按照优化的运行曲线进行运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同时,无人驾驶还能节省人力成本,并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运营故障。国内一些实施全自动驾驶的地铁线路包括北京地铁17号线、19号线、燕房线、大兴机场线,上海地铁10号线、14号线、15号线、18号线、浦江线,广州地铁APM线和12号线,以及深圳地铁12号线、13号线、14号线、16号线、20号线和6号线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