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04 09
倒车雷达全称叫“倒车防撞雷达”,也叫“泊车辅助装置”,或称“倒车电脑警示系统”。该装置能够判断障碍物的距离,并提示车辆周围障碍物的情况,以提高倒车时的安全性。一、工作原理 倒车雷达是汽车泊车安全辅助装置,由超声波传感器(俗称探头)、控制器和显示器、报警器(喇叭或蜂鸣器)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超声波传感器是整个倒车系统最核心的部件,其作用是发出与接收超声波,其结构如图2所示。目前,常用探头的工作频率有40kHz, 48kHz和58kHz三种。一般来说,频率越高,灵敏度越高,但水平与垂直方向的探测角度就越小,故一般采用40kHz的探头。 倒车雷达采用超声波测距原理。当车辆挂进倒车挡倒车时,倒车雷达自动进人工作状态,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由安装在车尾保险杠上的探头发送超声波,遇到障碍物产生回波信号,传感器接收到回波信号后,经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从而计算出车体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判断出障碍物的位置。 倒车雷达的电路组成框图如图3所示,MCU(MicroprocessorControlUint )通过预定的程序设计,控制相应电子模拟开关驱动发射电路,使超声波传感器工作。超声波回波信号通过专用的接收、滤波、放大电路进行处理后,由MCU的10口对其进行检测。当接收完全部传感器的信号后,由系统通过特定的算法得出最近的距离,并驱动蜂鸣器或显示电路工作,来提醒驾驶者最近的障碍物距离及方位。 倒车雷达系统主要作用是协助停车,退出倒挡或当相对移动速度超过某一车速时(一般为5km/h)系统将会停止工作。【提示】 超声波是指超过人的听觉范围(20kHz以上)的声波,具有频率较高,沿直线传播,方向性好,绕射小,穿透力强,传播速度慢(约340m/s)等特点。超声波在不透明的固体内传播,可穿透几十米的深度。超声波遇到杂质或分界面时,会产生反射波,利用这一特性可构成探深或测距,由此可制成测距系统。1、探测角度(或检知角度) 由于探头只能接收一定角度范围的超声波,故将这一角度范围称为探测角度(或检知角度)。探测角度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之分,如图4、5所示。常用倒车雷达的探测角度为水平方向90℃~120℃,垂直方向60℃~80℃ 。2、探测覆盖范围 通常来说,探头的数量越多,倒车雷达的探测覆盖范围就越广,即探测盲区就越小。现在市面上的倒车雷达有2探头、3探头、4探头、6探头及8探头。2~4探头的倒车雷达一般安装在汽车的后保险杆上,6-8探头的倒车雷达一般采用“前2后4”或“前4后4”,安装,如图6所示。3、探测灵敏度 倒车雷达探测灵敏度除取决于探头自身的结构与材质外,还取决于反射回波的强度,而反射回波的强度又与超声波的传播特性有关,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a、由于超声波在空气中传输存在衰减,所以同一个反射面,同样的角度,距离越远,反射的超声波衰减越大,越不易被探测到。 b、障碍物反射面的面积(正对传感器)越大,反射波越强,探测距离越远;若障碍物反射面较小,或粗糙面方向感不显著,或反射面虽大但偏离传感器方向,尤其是表面为光滑平面的物体,传感器接收到的反射波很少甚至没有,这样尽管距离较近也可能探测不到。 c、处于传感器中心线上的障碍物其反射波最强,探测距离最远,反之较近。 d、障碍物会吸收掉一部分超声波,反射回去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吸收多少或反射多少与障碍物的材质和表面有关,一般来说,疏松、多孔的物体,表面较易吸收超声波,其反射效率较低,不易被探测到。相反,若障碍物的材质越硬,反射波越强。 e、环境温度、空气湿度、气压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射回波强度,空气湿度越大则信号越强。总之,大雨、大雪或过冷、过热、过湿天气,都有可能会影响探测效果。 根据以上特点可知,障碍物为锐角反射面的锥形物体,或有多角度反射面(弧面)的物体,或位置较低的水管,铁丝网、绳索之类的过于细小的物体,或棉质或表面易吸收超声波的物体,或低于地表的沟渠等障碍物不易被探测到。 另外,由于一般使用的超声波频率为40kHz,如果附近有相近频率的其他干扰源,则易出现误报或反应迟钝现象。常见的干扰源有:喷漆、制冷剂灌装设备,气动工具,大功率连续冲击设备,大功率强排风电扇等。二、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 故障现象1:在倒车状态下倒车雷达不自检、不探测,即蜂鸣器无任何声音输出。 分析检修:此故障表明倒车雷达系统不能进人工作状态,先检查蜂鸣器是否正常,再检查电源线、接收器和各传感器的连线是否正确,接触是否良好。如果上述检查均正常,则表明主机损坏。 故障现象2:倒车状态下自检正常,但是车后无障碍物蜂鸣器依然鸣叫。 分析检修:先确认车后保险杠附近有无障碍物,再检查传感器安装是否正确,尤其是检查传感器固定卡是否将传感器压得太紧。若上述检查均正常,则说明某只传感器有故障,可断开相应连线进行判断。故障现象3:系统自检不正常。 分析检修:先检查主机、传感器与车身线束连接是否正常,电源供电是否正常,再检查各个传感器安装是否正常,最后更换主机。更多精彩请点击:www.ztcyt.com 众泰车友团 更多
2016 04 09
美国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近日表示,到2018年5月1日,所有在美国生产的新车(针对车重在10,000磅以下的汽车,约合4,540千克)都需要标配后视摄像头。此外,2019年款的所有卡车以及公交车也必须标配该系统。另外,NHTSA对后视摄像头的视野探测范围也作出了规定,要求其必须达到纵深20英尺(7.10米),宽度10英尺(3.05米)。  不禁让我们想起前不久宁波一女子在车库倒车撞死丈夫后自己被夹死消息让人触目惊心。造成惨祸驾车女子是新手虽为直接原因,同时也与其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倒车习惯有很大因素。新手由于没有积累一定的驾车经验,对倒车往往有一种错误观念和误区,过分依赖倒车影像和倒车雷达。在此我们和大家一同分析一下,倒车影像和倒车雷达存在哪些误区,希望能给您的平安车生活带来帮助。  现在很多朋友的车都加装了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对安全驾驶确实有一些帮助,但也不能过分依赖它.不然就会出一些并非纯粹因驾驶技术而引起的事故。汽车只要处在运动状态,它就是一个危险的工具,尤其是在倒车时,因为驾驶员更加无法准确判断周边尤其是后面的事物,有业内专家提示,有了倒车雷达并不代表倒车安全有了绝对的保证。有些时候,过分依赖倒车雷达,甚至还可能加大意外带来的危险系数。因为倒车雷达在实际应用上还是会出现很多盲区的。倒车雷达的盲区:有专家介绍,大部分倒车雷达的“管辖”范围其实非常有限。“太矮、太偏、太细”的东西最容易被倒车雷达系统忽视。  1、过于低矮的障碍物:倒车雷达的探测头一般都安装在车辆的后保险杠上,受到不同探头数量的限制,所能达到的探测范围也不尽相同,但一般来说低于探头中心10~15cm以下的障碍物就有可能被探头所忽视,而且障碍物距离车位距离越近,这一高度值也就会随之降低,危险性也随之增大。  2、圆锥形及过细的障碍物:由于雷达探头发射的声波信号较窄,因此在探测较细的障碍物时存在着较大的盲区,一些道路上用来阻隔车辆的隔离桩,电线杆上的斜拉钢缆都是危险物品。  3、沟坎:雷达是探测障碍物使用的,如果你的车后有着沟坎,那么雷达是绝对不会做出反应的。  受到这些盲区的影响,如果在倒车的时候过于依赖雷达的提示,极有可能造成车辆的损伤。而对一些较细的障碍物,倒车雷达也是无能为力的。倒车影像的隐患:倒车影像技术的出现弥补了所有普通倒车雷达倒车影像的不足,它具有数字显示+声音提示+真实图像显示+夜视+汽车多媒体功能(可以选装),这是普通倒车雷达所达不到的,它很好地解决了声波式倒车雷达盲区过多的问题,不过其自身也存在着许多隐患需要大家注意。  1、景物变形:为了达到更宽阔的观察范围,这种安装在车辆后备厢上的摄像头都采用了超广角镜头,因此其所成的像会出现较大的畸变,这种变形直接导致我们对物体的远近距离判断失准,因此需要谨慎参考。  2、顾此失彼:由于是影像提示,所以车主在使用这套系统的时候注意力都集中在显示屏上,也就意味忽视了车身左右两侧的情况,也许最后保全了尾部的安全,车身两侧却已面目全非。   3、探头遮掩:探头附近如果有脏物,比如泥土或者蜡,又或者是雨滴,就会影响倒车雷达的探测结果。  “与其依赖倒车雷达,不如苦练倒车技术。”专家建议车主不要过于依赖倒车雷达,尤其是新手司机,倒车时如果无法确定车后障碍物距离,最好先下车查看再行倒车。当然不可否认倒车雷达是一种良好的辅助设备,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车是人来开的,其他的都是辅助。驻瑞通别克服务店:0536-8572233驻瑞锦雪佛兰服务店:0536-8165527驻瑞嘉丰田服务店:0536-8358766驻瑞诚/瑞信服务店:0536-5678303驻瑞嘉分公司服务店:0536-5679901 更多
2016 04 09
手机汽车支架代文数码联通营业厅有售,99元一个,欢迎来体验哟!泰兴电脑城二楼电扶梯旁代文数码摄影俱乐部万州摄影爱好者的平台代文数码官方微信平台定期发布摄影资讯,代文数码摄影俱乐部影友作品,最新摄影器材,最实用的后期知识,摄影讲座及外拍活动招募,摄影器材优惠活动,摄影比赛等诸多服务于广大影友的内容。代文数码是器材销售和影像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摄影平台,关注我们摄影随心!官方微信号:dwsm88代文数码佳能专卖店-白岩路418号(泰兴电脑城旁)电话-85782121代文数码联通营业厅-白岩路420号泰兴电脑城2楼电扶梯旁电话-87501778代文数码摄影俱乐部-白岩路420号泰兴电脑城A栋501、503电话-85751332 更多
2016 04 09
倒车雷达全称叫“倒车防撞雷达”,也叫“泊车辅助装置”,或称“倒车电脑警示系统”。该装置能够判断障碍物的距离,并提示车辆周围障碍物的情况,以提高倒车时的安全性。一、工作原理 倒车雷达是汽车泊车安全辅助装置,由超声波传感器(俗称探头)、控制器和显示器、报警器(喇叭或蜂鸣器)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超声波传感器是整个倒车系统最核心的部件,其作用是发出与接收超声波,其结构如图2所示。目前,常用探头的工作频率有40kHz, 48kHz和58kHz三种。一般来说,频率越高,灵敏度越高,但水平与垂直方向的探测角度就越小,故一般采用40kHz的探头。 倒车雷达采用超声波测距原理。当车辆挂进倒车挡倒车时,倒车雷达自动进人工作状态,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由安装在车尾保险杠上的探头发送超声波,遇到障碍物产生回波信号,传感器接收到回波信号后,经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从而计算出车体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判断出障碍物的位置。 倒车雷达的电路组成框图如图3所示,MCU(MicroprocessorControlUint )通过预定的程序设计,控制相应电子模拟开关驱动发射电路,使超声波传感器工作。超声波回波信号通过专用的接收、滤波、放大电路进行处理后,由MCU的10口对其进行检测。当接收完全部传感器的信号后,由系统通过特定的算法得出最近的距离,并驱动蜂鸣器或显示电路工作,来提醒驾驶者最近的障碍物距离及方位。 倒车雷达系统主要作用是协助停车,退出倒挡或当相对移动速度超过某一车速时(一般为5km/h)系统将会停止工作。 【提示】 超声波是指超过人的听觉范围(20kHz以上)的声波,具有频率较高,沿直线传播,方向性好,绕射小,穿透力强,传播速度慢(约340m/s)等特点。超声波在不透明的固体内传播,可穿透几十米的深度。超声波遇到杂质或分界面时,会产生反射波,利用这一特性可构成探深或测距,由此可制成测距系统。 1、探测角度(或检知角度) 由于探头只能接收一定角度范围的超声波,故将这一角度范围称为探测角度(或检知角度)。探测角度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之分,如图4、5所示。常用倒车雷达的探测角度为水平方向90℃~120℃,垂直方向60℃~80℃ 。 2、探测覆盖范围 通常来说,探头的数量越多,倒车雷达的探测覆盖范围就越广,即探测盲区就越小。现在市面上的倒车雷达有2探头、3探头、4探头、6探头及8探头。2~4探头的倒车雷达一般安装在汽车的后保险杆上,6-8探头的倒车雷达一般采用“前2后4”或“前4后4”,安装,如图6所示。 3、探测灵敏度 倒车雷达探测灵敏度除取决于探头自身的结构与材质外,还取决于反射回波的强度,而反射回波的强度又与超声波的传播特性有关,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a、由于超声波在空气中传输存在衰减,所以同一个反射面,同样的角度,距离越远,反射的超声波衰减越大,越不易被探测到。 b、障碍物反射面的面积(正对传感器)越大,反射波越强,探测距离越远;若障碍物反射面较小,或粗糙面方向感不显著,或反射面虽大但偏离传感器方向,尤其是表面为光滑平面的物体,传感器接收到的反射波很少甚至没有,这样尽管距离较近也可能探测不到。 c、处于传感器中心线上的障碍物其反射波最强,探测距离最远,反之较近。 d、障碍物会吸收掉一部分超声波,反射回去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吸收多少或反射多少与障碍物的材质和表面有关,一般来说,疏松、多孔的物体,表面较易吸收超声波,其反射效率较低,不易被探测到。相反,若障碍物的材质越硬,反射波越强。 e、环境温度、空气湿度、气压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射回波强度,空气湿度越大则信号越强。总之,大雨、大雪或过冷、过热、过湿天气,都有可能会影响探测效果。 根据以上特点可知,障碍物为锐角反射面的锥形物体,或有多角度反射面(弧面)的物体,或位置较低的水管,铁丝网、绳索之类的过于细小的物体,或棉质或表面易吸收超声波的物体,或低于地表的沟渠等障碍物不易被探测到。 另外,由于一般使用的超声波频率为40kHz,如果附近有相近频率的其他干扰源,则易出现误报或反应迟钝现象。常见的干扰源有:喷漆、制冷剂灌装设备,气动工具,大功率连续冲击设备,大功率强排风电扇等。二、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故障现象1:在倒车状态下倒车雷达不自检、不探测,即蜂鸣器无任何声音输出。分析检修:此故障表明倒车雷达系统不能进人工作状态,先检查蜂鸣器是否正常,再检查电源线、接收器和各传感器的连线是否正确,接触是否良好。如果上述检查均正常,则表明主机损坏。故障现象2:倒车状态下自检正常,但是车后无障碍物蜂鸣器依然鸣叫。分析检修:先确认车后保险杠附近有无障碍物,再检查传感器安装是否正确,尤其是检查传感器固定卡是否将传感器压得太紧。若上述检查均正常,则说明某只传感器有故障,可断开相应连线进行判断。故障现象3:系统自检不正常。分析检修:先检查主机、传感器与车身线束连接是否正常,电源供电是否正常,再检查各个传感器安装是否正常,最后更换主机。 本文系粉丝投稿,感谢分享!欢迎投稿或建议,请直接返回微信对话框留言。-------------------------------------------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觉得不错?请点击右上角“…”图标,选择『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如何关注宝马汽车保养维修微信?1、点击右上角“…”图标,点『查看官方帐号』并关注即可。2、微信“添加朋友”搜索“宝马汽车保养维修”或微信号“bmwbaoyangweixiu”回复“menu”查看平台文章目录,回复“hot”查看经典热门文章目录! 更多
2016 04 09
微导读有一些小的细节,新手可能需要几年的驾龄才会注意到,有一些很有用的经验,新手可能也需要几年的累积才有意识到。那到底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新手快速学会各种驾驶技巧,开起车来游刃有余呢?捷径就没有,但是听听拥有几十年驾驶经验的老司机的建议还是蛮受用的。行车篇1、请一定要系好安全带,副驾驶也是。2、变线前一定要先看后视镜,学会用镜中物体大小判断距离。3、开车期间不要打电话!不得不接的话请靠边闪危险灯。发短信玩微信更加危险!4、养成打转向灯的好习惯,因为转向灯是给其他车看的,不是你怎么方便怎么打的。5、技术还没到家就安份地在慢车道开,别占着快速道,后面快车为了超你车就会增加危险系数。6、夜里开车能不开远光灯就不要开,对面来车会什么都看不见。7、经过路口有意识地放开油门或者轻触刹车,以防有路人冲出来。8、超车的切入线路不要太急,打转向灯,缓缓切入,切入后加速,切勿超车之后刹车。9、与前车距离缩短,要提前刹车。10、遇上路面崎岖不平,尽量让轮胎走高处,这样才不会触底盘。11、雨天行车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降低,刹车要比平时提前。12、不是猛踩油门车就会加速,正确的加速方式应该是踩油门(到约2000转)--放开油门--再踩油门,车子才会换挡,车速才能提高;手动挡同理,到2000转左右换挡车子会比较平稳。(很多朋友给我留言给我解析猛踩油门自动降档的原理,非常感谢。不过本人这一条是应用于一般行车的,而不是用于猛提速超车。一般行车情况下,轻踏油门一深一浅的加油方法会更加平顺。再次感谢。)13、车中乘客人数多的时候,因为质量大惯性大,刹车距离增大,刹车要比平时提前。14、多看地面指引线,提前选择好直行道、左转道、右转道,很多事故就是发生在临时变道。15、等红灯时不用把档位打到P档,N档即可,然后拉上手刹。16、注意判断前车类型,如上坡,那就请留意前车是手动挡还是自动挡,手动档的车技术不好的话一般会有后溜的现象,别跟太贴,自动挡排量不够或者坐人太多也会出现这个现象。17、别与旁车并排行走,要不比它慢,要不比它快。一危险,二没道德,后车想超无从下手。18、远离大型车,遇到大型车在前面别跟太贴;遇到大型车在旁边别并排走,大型车在路上就是定时炸弹。19、开别人的车前,先花时间调整座位、后视镜等,慢速行驶一段距离,熟悉油门和刹车的强度。20、弯道不建议超车。21、超车前养成看中央后视镜的习惯,有些盲点两边后视镜会看不到。大部分国人的后挡风玻璃位置放满毛公仔纸巾等杂物,严重影响中央后视镜的视野,建议清理。22、切勿乱用双闪灯,在双闪灯启动的时候,变向灯是无效的,后车无法判断你的动向。驻车篇1、泊车倒入库比正入库容易,而且会停得更好,请养成习惯。2、泊车时,请对比左右后视镜跟黄线的距离,如果两边对等,那就是车子直了,如果不等那就是歪了。3、有条件请装倒车雷达,甚至倒车影像,有一些矮的物体很难观察,特别是小孩子和宠物在车后就会比较危险。4、倒车的要诀就是手快脚慢(方向盘要快,车速要慢),别贪心,一次停不好就向前一次再倒一次,别急。5、停好车后下车看看是否停在区域内,如果占用了旁边的区域,请重新停好,这是基本的道德。6、侧方停车,如车尾对后车车尾,可以贴一点没关系,多留车头空间。7、熄火拔车钥匙前,请检大灯、车窗、天窗等是否已经关好。8、离开车辆,别把包包放在车上,惹贼。即便是不值钱的东西,贼也会不惜敲碎玻璃,血的教训。9、司机或乘客下车前,请看后视镜或者扭头看后面有没有来车再开门,非常重要。10、司机包括乘客,下车开门前一定要扭头或者看后视镜看后面有没有来人。进阶篇1、雨天行车请开雾灯。2、冬天行车车内会有雾气,开空调即可,或者有些车子有除雾的功能。3、每天第一次行车前,环绕车辆走一圈,检查车况,胎压等,以保证行车安全。注意检查:是否被划车、轮胎是否有瘪掉的、车牌是否被恶意遮挡涂改、汽车前后是否有不妥的障碍物、后视镜是否正常等等。这个习惯非常之好,看一下费不了多少事,但这么做了,有时有避免惹麻烦,有时真的能救命。4、掉头时,向反方向走一点再掉头,加大转弯半径,会比较好掉头。5、掉头的要诀是:手快脚慢,同上。6、(手动挡)车子驻停在斜坡的时候,如果车头上坡则驻车时上1档;如果车头下坡则驻车时上R档。自动挡汽车不存在这个问题。7、雨天行车,如遇水洼,需要等待前车完全过了水洼再一口气过去。因为如果紧跟前车,有可能会停在水洼中,假如水位高于进气口,水倒流,车子就玩完了。8、行车前建议关闭音乐,听一下车子有没有杂音,如果发动机、空调、轮胎等出现异常, 声响会不一样。9、夜间出行,检查车灯是否正常。10、定期检查车内灭火器,三角警示牌,千斤顶,备胎及换胎工具的情况,如果遗失、损坏、失效等及时购置,并在车内添置安全背心,简易急救包和小毯子。11、路上有垃圾袋、瓶子等不明小物体,可以用走沙井盖的方法从底盘经过,千万不要故意压过去,小物件会弹出。曾经就有事故是压过玻璃瓶,弹出碎片把边上行人射死。弹坏底盘也是不好的。12、市区行车空调建议开启内循环,一来减少吸入车外废气,二来空调制冷效果优于不开内循环,这样会更加省油。保养篇1、翻开说明书,了解车子的标准胎压,如果行车过程中感觉车子不稳,就需要下车检查胎压,以防爆胎。2、如不需要跑长途,不建议一次性加满油,一来增加车子重量,二来增加了危险性,三来汽油会挥发。3、翻开说明书,看车子标准的汽油号数,一般而言就是93、97、93和97兼容,别乱加。93的发动机加了97动力是会大一点,但会损伤发动机。总的原则:不是加97就一定比加93好,要按实际情况而定。4、车子如遇水淹,别试图启动车子,泡着就泡着吧,启动了车子就不能要了。5、轮胎磨损到了警戒线就需要换了,别省那几个钱,关乎性命。6、雨天过后,如有条件应及时洗车,现在空气不好,雨水带酸性,会腐蚀面漆。倒车篇因为车辆设计构造的原因(前轮控制方向,后轮固定),所以也就决定了车尾倒入库是优于车头入库的(某些斜型停车位也适用于车头入库)。一般而言,停车位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垂直型、侧方型、斜型。(如下图)【垂直型车位】1、优先选择车尾入库。看下图的两种停车情况。下图情况一非常常见,造成情况一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车子在入库前预留的空间不够,没有提前把车子拉直进入,所以在入库后就算把方向猛打拉直车身,最后因为空间不够,只能停成这个模样。所以,如果要车头入库停得好,必须有足够的预留空间让车子充分拉直之后,再直入车库,但一般停车场都不具备宽松的预留空间。对比以下情况一和情况二,都是车子没有停好,车身没有与车尾平行,唯一区别就是车头的方向。如果要把车子调整好,哪种情况比较容易一点?答案是情况二。情况一非常难调整。调整情况一,需要先打满左,向前吃一点空间,然后快速打满右进行倒车把车子拉直,这样的话,又会出现车子与左边太贴近旁车的问题,需要缓慢直后,待前方空间足够的时候再向前左方进入并拉直车身,是非常考车技的过程。而情况二就简单多了,只需要打满左,往前看一小段,待车身居中后回直直后一小段就倒车完成了。2、保证右侧空间足够的时候,倒车只需要盯一边线即可。在倒车前,一定要保证车尾的宽度是足够自己的车子进入的,如果不够信心可以下车观察,等待确认宽度足够并没有障碍物后进行倒车。在倒车过程中,因为已经经过确认,所以大部分注意力可以放在盯一侧线上,待车身和线平行,比较两边距离是否对等,如对等即可倒车入库。3、注意内轮差。如下图。因为前文说的车子设计构造的问题,会出现内轮差的情况。很多新手会以为下图的情况会太贴近左边,于是不敢往后倒,甚至会向右调整。其实正因为出现内轮差,下图的情况是最佳的倒车角度。技巧是:观察左镜,车身只要没碰到左侧柱子或者旁车,都可以大胆倒车,配合打满左,把车身拉直。拉直之后比较左右距离,进行上述情况二的调整方法即可。【侧方型车位】1、把车开到与前车持平。2、车身与旁车距离在80-100cm,根据不同车子和轴距的差异略有不同。3、打满方向盘进行倒车,要点是手快脚慢(方向盘要调整快,车子速度要慢)。4、车身中线过了前车车尾或者车身右后侧已经靠近路基,就需要缓慢进行反方向回方向盘。5、注意车右角不要碰到前车,车右角过了就可以开始拉直车身了。【斜型停车位】这种车位最好停,不需要高超的技术含量,一般设置在马路行驶侧,车头进入比较方便。1、如果左侧有较多的空间,可以远离停车区多一点,这样更加容易拉直车身。2、注意右车角跟旁车的距离。3、注意上文提到的内轮差。4、注意前路基高度,不要撞到或者挂底盘。测距篇1、静止判断车距与行动中判断车距有本质的区别。2、静止判断车距可以反复上下车对比车内画面与车外实际的距离,培养感觉。3、行驶中判断车距除了常年开车养成的条件反射外,新手可以借助车头盖与前车车尾的距离判断距离。一般来讲,当你的车头盖完全把前车的轮胎挡住的时候,距离已经十分危险了。建议行驶中保持至少下图的距离(图中车距约为3米):4、在高速公路,有不少地方可以辅助测速。(以下三个方法摘自四川新闻网)方法一:利用高速公路固有的车距确认标识确认车距。方法二:利用高速公路车行道分割线确认车距。方法三:利用安装在护栏上的反光轮廓标志确定车距。5、判断车距是基本的驾驶能力,务必在生活中慢慢体会提高。除此之外,准确得掌握所驾驶车辆的制动距离,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一般来讲,影响车子制动能力的因素有:轮胎质量、制动调教、车子重量、制动灵敏度、刹车鼓磨损程度、驾驶员反应速度,道路环境、天气因素等。在本题就不一一展开,有机会再其他地方再补充。盲点篇关于盲点。既然叫做盲点,肯定就是看不见的地方,所以大多数情况下真的要拼经验。但在经验累积的过程中,有如下几个给新手的建议:1、慢。没信心就慢一点,没必要急,太过自信容易出事故。2、停。遇到不确定的情况,可以把车子停下来下车观察,或者让副驾驶朋友下车帮忙看。3、辅助工具。例如倒车,有条件可以买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刚开始的时候观察好了再倒。4、把车内音乐关掉,假如车子碰到点什么东西,杂音可以帮助发现问题。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别忘了分享给你的朋友。如果微信推送打扰到您的生活,取消关注即可停收消息。 更多
2016 04 09
常见的轮胎速度级别对应轮胎上的字母常见的轮胎速度级别对应的字母是:S代表最高时速是180公里、T代表最高时速是190公里、U代表最高时速是200公里、H代表最高时速是210公里、V代表最高时速是240公里、W代表最高时速是270公里、Y代表最高时速是300公里。。。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不可小视 更多
2016 04 09
具有倒车提示的车用品中,那就应该说是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了, 对于车主来说效果最好的才是最为关注的话题,在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中选择的话, 这可让车主犯难了,到底哪一款效果会更好呢,哪一款在倒车时会更安全呢?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哪款产品才是最好的呢? 倒车雷达是依靠回音探测距离并以通过不同频率的声音进行提示的,但是对声音的判断也必然会存在误差,而倒车影像系统,采用远红外线广角摄像装置,通过车内的显示屏,清晰可见车后的障碍物。  倒车雷达会更注重于声音方面,以语音播报的方式给车主直接的提示,对进入扫描的物体,倒车雷达会进行不同的声音提示,习惯于声音系统的车主可以选购倒车雷达。而倒车影像来说更注重于画面,我们在倒车的同时根据倒车影像提供给我们的画面进行倒车。 其实针对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那个更适合车主来说,还是看车主的习惯方式,任何事物都两面性,对于带车雷达和倒车影像来说都有不同的车重点,像倒车雷达会更注重于声音效果方面,倒车影像会注重与图像方面,具体情况还是看车主需求方面。对于两款产品都有不同缺陷的,像倒车雷达虽说可以进行声音的辨别,但存在盲区,很多时候对小物体是无法正确监测到,而倒车影像虽说可以较为直观的看见车后的情况,但是不能测试物体与车尾的距离,单凭显示出来的图像和我们真是看到的真是画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对于车主来说我们在使用这两款产品时,要充分发挥其有点,避其缺点,使用时对障碍物无法正确检测的情况下,最好亲自下车查看一下。对于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哪个更好使用,我们要客观评价,因为针对的侧重点不同给我们作用也会不同,使用时要扬长避短,注意各自的使用事项,不过目前有兼容两种功能的设备,车主不妨参考去选择。 更多
2016 04 09
万能汽车手机架什么手机都可以用  简单便捷 易拿易取 万能汽车手机支架,放车上不占位置,灵巧轻便,可随心喜欢移位,不掉落,牢固可靠喜欢的速速砸单吧关注二维码,您身边的手机网络实体店,价格天天更新,日日有惊喜!!购机热线:15340612234商城地址:山阴县广播局东30米中国电信鑫源浩手机专营店 更多
2016 04 09
不管你有没有车,不管你有多忙,一定要把这个视频看完,生命就在一瞬间,可能你多一个留神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悲剧!再忙也要看▼◆  ◆  ◆  ◆  ◆  ◆  ◆  ◆  ◆  ◆  ◆  ◆  ◆  ◆  ◆  倒、倒、倒、倒、砰!咦?倒车雷达没有响呀,怎么撞到东西了呢?——有类似经历的童鞋不少吧?一起来了解一下倒车盲区的常识吧,一定要掌握哦!另外,也请转给身边的车主,让大家都学习一下吧!正确的倒车方法>>>>1.绕车查看或找人指挥  启动前绕车一周绝对是好习惯,如果打算倒车,到车尾看看周围环境是否安全,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绕车观察,突然出现在盲区中的人或物可能会让你措手不及。真实的事故案例已经不止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2.设备只能作参考,全方位观察是关键当后方物体过低、过高或角度超过探头侦测的范围时,雷达也会判断失误。高度够但形状特殊的物体,比如电线杆上的斜拉钢缆,也有可能被雷达忽略掉。另外,倒车雷达只能监测到后方的物体,如果地面上有深陷处,倒车雷达是绝对检测不到的,即使有倒车影像功能,从屏幕上的画面中也很难分辨清楚,掉下去就难免了。>>>>3.倒车时也要关注车头情况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一定要有。倒车的过程中要做到前后左右全面的观察,车上的三个后视镜也要随时扫视,而不能只看一个角度倒车。如果驾驶人在倒车时与某种物体发生碰撞,一定要保持冷静,因为二次事故往往更可怕。您的一次转发,就可能挽救一个小生命!我们尊重原创,向原创致敬!来源:重庆交巡警,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 更多
2016 04 09
店内有单独售卖的贴片及3M胶!可联系客服索取链接!18320753280电话或微信需要特定车标可咨询客服!!! 更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官方微信移动版

版权所有:© 2013-2016 车主指南 车主的贴心帮手

网站备案:粤ICP备15054683号-5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