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黏度
黏度是油品内部的流动阻力。较稀的油-流动快-黏度低。较稠的油-流动慢-黏度高,黏度的测量方法为ASTM D 445。 黏度是通过测量油品流过一个特殊的毛细管的时间,然后把这个时间(用秒表示)转换成单位为厘沲(cSt)。黏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通常要注明温度。发动机油和齿轮油通常是指100℃下的黏度,工业油是指40℃下的黏度。
2、黏度指数
黏度指数表明温度升高时,油品变稀的速度。黏度指数越高,油品越稳定-也就是说油品变稀的越少。黏度指数越低,油品稳定性越低,也就是说油品变稀的越多。黏度指数由40℃和100 ℃ 的黏度计算得出,检测方法为D2270。I类基础油的黏度指数大致在95-100之间,单级油和工业用油在100左右,多级油超过120。
3、倾点
当温度降低时,油品变稠。在特别低的温度下,油品停止流动变成固体。油品停止流动(或在试管里倾斜)的最低温度称为倾点。这就是对应油品的最低使用温度。检测方法ASTM D 97。环烷基产品倾点低。通过添加降凝剂可以降低倾点。对非常低的倾点,不能使用普通基础油,应选用合成基础油。
4、闪点
油品被加热到高温时会燃烧。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第一次对点火源闪火花,此温度称为闪点。在闪点温度下油品不会持续燃烧-仅仅闪火。理论上,这是油品的最高工作温度,虽然实际上我们不会把油品加热到这个温度。有两种检测闪点的方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油品是在一个开口杯里加热)和马丁闭口杯法(油品是在一个封闭容器里加热)。闭口闪点比开口闪点稍微高一点,检测方法为ASTM D92和D93。开口闪点方法用于检测较高闪点的产品,闭口闪点用于检测较低闪点的产品。
5、燃点
如果把油品加热到高于闪点一定温度后,即燃点,油品会持续燃烧。燃点通常比闪点高20-25℃。油品在燃点时持续燃烧,不像在闪点时仅仅闪火花。检测方法ASTM D92/93。
6、总酸值
基础油是碳氢化合物,总是含有一部分酸性物质。总酸值(TAN)就是检测这个值。表示为每克油里含KOH的毫克数,就是需要多少毫克KOH来中和1克油里的所有酸性物质。TAN值越低油品越好。检测方法ASTM D 664。为中和酸值,在油品里加入碱性物质。当酸产生时它们的分子中和酸性分子控制 TAN增长,从而阻止腐蚀、锈蚀和磨损。TBN 表示在一个油样里含碱性物质的数量。总碱值表示为在1克油样里含KOH的毫克数。TBN 越高,发动机油越好。通过添加TBN助剂,可以改善TBN。
7、酸性物的产生
油品使用时,氧同油品反应,产生酸性物质。汽油燃烧时,燃烧气体里含一氧化碳,同水结合成碳的酸性物质;柴油燃烧时,所含的硫燃烧生成硫磺酸。所有这些都会使油品在使用过程中TAN和酸含量增加。这些酸性物质,如果不加控制,会对机件产生腐蚀、锈蚀和其它不受欢迎的沉积物。使用过程中,TAN增加。当TAN超过一定的值时,油品必须换掉。减少TAN增长的唯一方法就是当酸性物质产生时中和掉。
8、硫酸盐灰分
油品同其它产品一样,完全燃烧后会留下灰分。硫酸盐灰分是指油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灰分数量。硫酸盐灰分越低,油品越好。TBN值越高,硫酸盐灰分含量越高。
9、残碳
油品同其它产品一样,燃烧后变成碳。这些碳沉积在机器部件里,在发动机运转时产生问题。残碳通过测量油品燃烧到恒定重量得出。有两种检测方法:Ramsbottom 残碳法或Conradson 残碳法。残碳含量越低,油品越好。
10、不溶物
用过的发动机油产生一些不溶物,像碳,烟炱,油泥等。这些不溶物在发动机运转时会产生问题。不溶物含量越低,油品越好。
不溶物的检测是通过加一种溶剂到油里,高速旋转混合15000次。如果选用苯做溶剂,结果称为苯不溶物表明油里不溶物的总量。如果己烷作为溶剂,己烷不溶物表示油品中非氧化不溶物的数量。两者的差值表示由油品降解产生的不溶物。
11、泡沫特性
当油品在高温同空气接触时,会在油中形成空气气泡。这些气泡在发动机运转时是非常危险的。通过添加抗泡剂可以减少气泡的形成。检测方法ASTM D874 。
12、破乳化性
在大多数的应用场合,油品必须能很快同水分离,以便水能够安全排走。破乳化性检测油品分水快慢的性质。分水越快,破乳化性越高,破乳化性越高,油品越好。通过添加破乳剂可以提高油品的破乳化性。
13、铜腐蚀
发动机的部件含铜。由于大多数添加剂含活性化学物质,它们同铜接触并使之失去光泽。铜腐蚀检测就是检测添加剂对铜影响的水平。铜腐蚀越低,油品越好。
14、抗锈性
锈蚀是指对铁的腐蚀,抗锈性是检测多快及多大程度油品接触铁并使其生锈。检测值越小,油品越好。抗锈性在合成海水里检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