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膜玻璃的色差有存在于一片玻璃上的,也有存在于玻璃片与片之间的。在生产中造成镀膜玻璃色差的原因很多,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就色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玻璃原片方面
如果玻璃原片本身存在色差, 一定会导致镀膜玻璃产生色差。尤其是本底着色的浮法玻璃, 因原料和工艺条件的变化很容易导致颜色不一致产生色差。玻璃原片由于存放时间过长或浮法玻璃在退火过程中表面沾上油或水等,容易在表面形成油迹、水迹,从而产生斑点、斑纹, 这些缺陷镀膜后也会产生色差。玻璃原片的透射比较高, 其表面上的斑纹、水迹等质量缺陷大多数情况下用肉眼看不出来, 但玻璃镀上膜以后就很明显地表露出来。 因此,一定要做好玻璃原片的选购和质量检验工作。
二、镀膜玻璃方面
镀膜玻璃的膜层是其关键性指标, 也是其质量好坏的关键。在玻璃原片质量符合标准的前提下, 膜层不均匀是镀膜玻璃色差产生的根本原因。单质金属膜镀膜玻璃的膜层是由一层或几层单质金属膜组成的, 膜层厚度的均匀性决定了镀膜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和颜色的均匀性, 保证各个膜层厚度均匀就能保证没有色差。复合膜玻璃的膜层是由几层 功能不同的薄膜组成的, 各层薄膜厚度及材质成份的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镀膜玻璃颜色的均匀性。镀膜玻璃反射色是玻璃膜层的吸收剂膜层干涉形成的,膜厚对颜色影响尤其敏感。因此, 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工艺参数保证每层薄膜厚度及材质成分均匀非常重要。
玻璃安装后,一般观察角度均大于测量时的角度,均达到45°以上。角度大是导致膜厚增加,同时膜厚误差也被放大,小角度时无色差,在大角度下可能就会非常明显。尤其双银、三银、low-E玻璃此现象更为严重。北京奥博泰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分光偏角测色仪可用于测量建筑玻璃、显示玻璃、电子玻璃等行业的各种功能玻璃在大角度观察条件下的光谱反射比、颜色和色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