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正面临大洗牌,也许我们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的品牌?
汽车行业洗牌,好像这样的话题几乎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但今年,似乎出现的频次会更高一些。随着东风雷诺合资仅仅六年左右的时间便在前段时间宣布退市,落得个草草收场的下场,众泰汽车董事长金浙勇因为九万多元的欠款而被限制消费,国内汽车行业最近的动态好像在表明今年就是一个活火山活跃的年份,随时可能喷涌出更新、更热的熔浆。
乘联会秘书长崔先生曾就雷诺退市发表过观点:“雷诺退出中国市场,体现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优胜劣汰的淘汰期。”而上汽集团也曾作出“弱势品牌面临淘汰出局”的行业格局预测评价。种种迹象似乎都坐实了今年汽车行业将会迎来一轮业内大清洗的事实。
疫情的到来更像是催化剂
2020年的开局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可以说颇为不顺。汽车行业遭受到的影响同样巨大,停产、停工、滞销、亏损;成为了本年度汽车行业开年的关键词,但汽车行业的洗牌并不全然因为疫情的影响,尽管在疫情影响之下,中国车市的连续严冬期被迫延续进入了第三年,但是从反方面来看,这一次的黑天鹅事件却变相地成为了汽车行业洗牌的催化剂。
例如众泰的问题其实不是今年因为疫情的爆发才产生的问题。早在2019年年中,众泰“停产”甚至“倒闭”的新闻就不止一次的出现过,而疫情的原因,原本存在的问题被进一步放大了而已。而众泰汽车在大多数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和产品形象,相信不需要再多做什么说明,当自主品牌的竞争从仿造车型的上市堆砌销量向自主研发设计拼硬实力的方向转变之时,众泰汽车已经显示出疲态,也可以说它的惨淡对于这个行业而言并不意外。
除了众泰之外,华泰、力帆、君马、或者被人誉为加油站合作伙伴的纳智捷、号称造出跑车级电动微型车的赛麟等等,几乎都在面临着退市或者倒闭的风险,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无论从产品的曝光度还是从企业本身而言,上述的这些品牌和企业,放在这个市场中的存在感未免有些太低了些。
中国汽车品牌多-但中国汽车并不多
单纯从全国性的汽车保有量来看,中国的汽车市场其实尚未到达饱和期,甚至“饱和”这个词对于整个中国汽车市场而言或许都言之尚早。根据国家统计局在今年年初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615亿辆,比2018年年末统计数据增加2122万辆;其中私人乘用车保有量增加1905万辆。
看全国统计数据看似很多,但是现实情况中国的汽车和汽车品牌很多,但中国人的车却不多;评判一个国家是否是“汽车大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便是“每千人汽车拥有量”,据统计,2019年的中国每千人汽车拥有量为173辆,这个数字排在南非、伊朗、巴西后面,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国家的人均GDP都要比我们中国低,排名第一的无疑是美国,千人汽车拥有量为837辆。
提及这个数据的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其实就单独从汽车数量来论,我们国家仍旧处于一个增长空间极大的环节,虽然看似现如今的一二线城市已经开始执行各种各样的汽车限购、限行措施来控制道路拥堵,但其实在高消费能力地区的背后,依然还有很大的一片竞争蓝海在等待着车企们的发掘。中国国内包含合资品牌在内的上百个汽车品牌,数十个汽车企业(集团)自然也深知这其中的道理,如何开垦更广阔的市场依旧是企业家们每一年的年度计划提案中的重要议程,但所有的车企都要面临相同的考验,便是市场淘汰的机制。
留下的,只有精英
实话说中国汽车市场中的企业竞争非常激烈。或许放眼整个世界来说,可能没有哪个国家的汽车市场会有如此严酷的竞争环境,除了各大传统国际车企在国内的合资品牌之外,中国本土的传统造车品牌和造车新势力同样在分食这个市场。因为国家对于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仍然巨大,特别是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成立和工厂的投建,尽管叫嚣了许久的补贴退坡,但实际上在市场端,新能源汽车(包含传统和新势力)都在受着优待。而在这呈现三角形的竞争关系下,海外车企(合资)、传统本土车企和新势力,彼此之间都赋予着对方局巨大的压力,同时也面对着诸多的机会。
换句话说,未来数年内,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品牌相继倒下,同时也会看到有某些品牌逐渐成为市场中的主流,这是市场优胜劣汰原则下必然的过程和结果,而能够存活下来的,必定是精英,就例如手底下子品牌众多的大众集团和通用集团,也许在某些特例产品表现得不如人意,但这两大集团,想必谁都不会认为他们是汽车行业中的“弱势群体”。
正如当年提出的“赶英超美”的一般,欧美国家的任何一个单一市场,汽车品牌或许都不如中国汽车行业这般密集,刨除合资品牌之外,本土品牌是否需要像现在这般百花齐放?笔者的观点是并不需要,现如今的市场虽然看上去品牌繁多,车型也有非常多的选择,但其实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在汽车生产全球化、供应商体系成熟化的前提下,不同品牌使用相同产品的现象屡见不鲜,举几个例子:博格华纳的四驱、博世的ESP、爱信的变速箱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配件产品早已经布局在各个品牌的车型当中,但消费者很可能只买A不买B,最终导致B车型和品牌无奈退市,这又是为何?
这就涉及到品牌、口碑、质量品控等等在车型本身以外的更关键的因素,是否能让消费者觉得靠谱。但也许,这也正是汽车企业成长,国内汽车市场环境变得更好之前的必经之路,中国汽车要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史上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品类,或许就需要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洗牌”,才能真正地实现从汽车消费大国到汽车工业强国的角色转变。
- 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近年来由于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的趋势愈发强烈,逐渐成为汽车厂商发布新概念产品的舞台,而且大有汽...[详细]
- 早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会上,蔚来创始人李斌就透露,旗下的第二个子品牌阿尔卑斯计划最快在2023年年底至2024年年初发布,并计划在...[详细]
- 今年的大环境有多糟糕,相信各位混迹于各行各业的朋友应该都比我清楚吧?本就处于寒冬的车市,在疫情的进一步打击之下,有不少原本...[详细]
- 蔚来(NIO)总部位于合肥,自2018年9月12日上市以来,已经从当初的造车新势力变成逐渐茁壮起来的腊肉了。蔚来的6个初代创始人是李斌、...[详细]
- 美国的《消费者报告》作为 业界最权威的测评机构之一, 每份榜单对于消费者的参考意义都是非凡的,尤其是汽车品牌的排名,这份榜单...[详细]
- 你要是问我世界上哪个品牌,是最具理工男浪漫的,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你是斯巴鲁。 这个日系品牌可谓是把理工男的闷骚特质体现的淋漓...[详细]
- 【车主指南 行业资讯】2022年1月26日,车主指南通过相关渠道获悉:特斯拉将起诉某音短视频平台大网红陈振罡(账号名:小刚学长),起...[详细]
- 【车主指南 行业资讯】2021年12月22日,长城汽车旗下的坦克品牌在微博官方账号上发布了坦克300经销商违规行为的公告,公告表示河北某汽...[详细]
- 【车主指南 行业资讯】2021年12月10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了一则关于丰田汽车召回将近90万辆汽车的消息,本次...[详细]
- 【车主指南 行业资讯】早在2019年,众泰的各个汽车生产基地都几乎陷入了停产状态,随后公司便被爆出存在破产的风险,企业在2020年开始...[详细]
- 【车主指南 行业资讯】 有媒体报道称,马自达向国家相关部门提交了长安马自达收购一汽马自达的申请,不过消息还未得到马自达官方确...[详细]
- 若不是因为芯片供应紧张影响到车辆生产,估计很多人都不会留意汽车芯片这样东西,现在的汽车智能化程度非常高,一辆车上有十几个芯...[详细]
- 【车主指南 新车动态】2021(第二十三届)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已经确定将于2021年6月12日-6月20日举办,地址是重庆市渝北区悦来大道66号重...[详细]
- 【车主指南 行业资讯】5月28日,曾经申请破产重整的北汽银翔将名字变更为北汽瑞翔,并将在6月12日的重庆车展上举办品牌发布仪式,同时...[详细]
- 6月5日,碳达峰碳中和北京行动高端论坛在北京举办,会上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关于北京出台禁售燃油车政策的建议引起网友的热议,本来...[详细]
- 近日有网友称,特斯拉在微博注册了一个名叫特斯拉法务部的账号,简介为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并且得到了官方认证,在特斯拉因为一系...[详细]
- 【车主指南 行业资讯】5月19日,有媒体曝光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公布了三组新的车牌样式申报信息,申报的专利权人是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详细]
- 【车主指南 行业资讯】2021年2月19日,网上有传闻称小米集团要涉猎电动汽车制造当中,此消息导致小米的股份在当天上升了12%,收盘时涨...[详细]
- 【车主指南 行业资讯】2021年1月15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2020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车市在2020年的走势是先抑后扬...[详细]
- 皓影0帧丝滑起手,早高峰也能开出多巴胺画风
- 为用户而变!魏牌全新“双山”登陆2025上海国际车展
- 数字化技术破局汽车产业,Unity中国携三大创新闪耀上海车展
- 入门即满配!比亚迪宋Pro DM-i限时钜惠,杀入9万级,手慢无
- 哈弗品牌开启新能源四驱时代,宣布新能源只做四驱车型!
- 智己汽车发布线控数字底盘技术,开启“具身智能”新时代
- Max版入门即高配,暗夜骑士版智美新生
- 12.49万起!捷途自由者汕头上市,“可城可野”新方式
- 车主说|环保又安全,育儿博主的放心之选
- 智趣新天地——东风纳米06全球预售发布会
- 喝一口啤酒一个小时能吹出酒驾么?
- etc扣费记录在哪里查询
- etc装在车上哪个位置最佳
- 学手动挡车学费多少钱
- c1驾驶证10年到期换证需要体检吗
- 车龄12年车还能跑高速吗?你好
- 几万块钱买什么二手车好
- 仪表红色三角形一个感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