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收藏文化街✎微信号:txscwhj
传统文化 | 艺术品收藏 | 蜜蜡 | 古玩 |收藏
清初 蜜蜡雕观音菩萨坐像
自古以来,蜜蜡深受世界各地之皇室、贵族、收藏家、百姓的钟爱,它不只被当作首饰、颈饰等装饰品,更因为具有神秘的力量而获得一致的赞扬和推崇。它是历代皇族所采用的饰物与宗教之加持圣物,令佩戴者与珍藏家得到无比的幸运和财富。
蜜蜡文化源于藏传佛教,是极有灵性的宝物,属于佛教七宝之一,传言借助它灵修功效倍增;而按照传统医学的观点,蜜蜡是一种良药,中国的古书《山海经》就记载“佩之无瘕疾”,所以古时候人们常常佩戴蜜蜡用来预防疾病。如今蜜蜡多为装饰所用,但是其文化价值是吸引藏家青睐的最主要原因。
蜜蜡和琥珀在西方的观点里是同种物质,都属于有机宝石,需要千万年甚至上亿年在地底下形成。但是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将透明的称为琥珀,不透明的称为蜜蜡。
蜜蜡分老蜜蜡和新蜜蜡,后者色泽如蛋清状,前者则如鸡油黄。蜜蜡的形成时间远比琥珀要长得多,它们都保留了远古时代的生物、地质、气候等多方面的物证,业内也有“千年琥珀,万年蜜蜡”的说法。
我国古人认为琥珀是猛虎死后的魂魄变化而来的,《天工开物》中说,猫睛黄而微带红的琥珀最贵重。在欧洲,琥珀蜜蜡一直就被视为其宝石文化的代表,传说,琥珀是古希腊女神赫丽提斯的眼泪变化而成的。
琥珀产出的地方很多,市场上的蜜蜡大部分出产在国外,多米尼加蜜蜡,雪山蜜蜡,水蜡(比较透明的一种蜜蜡),丝蜡(内部有丝状条纹),波罗的海蜜蜡(呈现奶黄色和金黄色,或介于二者之间半透明状)。以产自丹麦的蜜蜡为上品,其色含蓄纯正,基本不透明。除此以外,我国辽宁抚顺的煤矿也出产少量蜜蜡和琥珀,现存的一些老蜜蜡珠子很多都产抚顺煤矿。西藏的一些煤矿也有少量蜜蜡出产,但是产量极少,藏传佛教的老蜜蜡佛珠多出自这些煤矿。
在欧洲等地,琥珀是被允许加工优化的,其中爆花琥珀便是通过加热加压后,将琥珀中的气泡破碎后形成漂亮的荷叶鳞片,从不同角度看它都有不同的感觉。
此前长达7、8年时间,蜜蜡的市场行情几乎是停滞不前。近两年出现价格大幅度增长的状况,一方面是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却面临资源匮乏,因此蜜蜡的价格也被投资者越追越高。
天然蜜蜡根据大小和品相不同,价格相差较大。身价最高的是“老蜜蜡”,价格甚至已经超过钻石。所谓老蜜蜡,一种是指蜜蜡原料开采出矿,经过多年自然风化氧化的天然蜜蜡原矿;另一种则是具有一定历史和岁月痕迹的天然蜜蜡饰品或物件。老蜜蜡有黄色的,有红色的,里面包裹体不同,也就有不同的色泽反映。不论何种颜色的蜜腊,经人佩带把玩,都会绚烂温润,显出盈然古意,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老蜜蜡的收藏价值比普通蜜蜡要高很多。一些专营琥珀、蜜蜡的店铺中,通常都会摆放一件具有一定历史的老蜜蜡珍品,并不出售,只作为镇店之宝。与黄金一路下跌的市场行情截然相反,蜜蜡由于其稀有性,近几年来价格一路攀升,特别是一些年代久远、有收藏价值的老蜜蜡,价格三年来涨了10倍。
目前市面上品质一般的新蜜蜡,每克的售价已达100元左右,其去年其每克的售价才只需40~50元。品相较好的蜜蜡升值的速度更快,从前的300—400元/克的蜜蜡,现在已飙升至现在2000—3000元/克,其中精品老蜜蜡更是高达数千元一克,其价格远超黄金。最近几个月,蜜蜡的市场价格原来涨价的基础上,再次出现20—30%的增长,品相好的蜜蜡甚至出现1~2倍的翻涨。现在,蜜蜡成为收藏市场的一匹黑马,其销量甚至超过传统的翡翠与和田玉。不少经营翡翠、和田玉的商家也开始在店面增设蜜蜡,更有甚者干脆转行做起蜜蜡生意。
来自雅昌艺术网的数据显示,蜜蜡首次出现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是在1994年,当年在中国嘉德的秋季拍卖会上,一件明代的“蜜蜡雕荷叶海棠洗”的成交价为4.4万元。在之后,蜜蜡拍卖价格就一直飙升,到了2012年在北京容海的春季拍卖会上,一件“蜜蜡晶珀子”就以92万元的高价,创下了目前蜜蜡艺术品的最高拍卖价格。
目前鉴别蜜蜡的方法有很多,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以下几种:首先是看颜色。蜜蜡的颜色十分丰富,除了常见的黄色之外,还包括红色、蓝色、黑色、紫色、绿色等,而且颜色看上去很舒服,颜色过渡十分自然,而假蜜蜡颜色往往深浅不一。
其次,在购买琥珀的时候,先观察它体内含有的气泡,若气泡多为圆形则为真货,一般来说压制琥珀中气泡多为长扁形。在挑选琥珀或蜜蜡的时候,也可以用手摩擦其表面,会产生松香味的则是真货;或者将针烧红刺蜜蜡,会有淡淡松香味道,而电木、塑料则发出辛辣臭味并粘住针头,许多藏家都用这个方法检验蜜蜡的真伪。
将蜜蜡放在饱和的盐水中,真琥珀由于密度小会漂浮在水上,而普通塑料、玻璃、亚克力和电木会下沉。
最后,蜜蜡与琥珀有机宝石一样,触摸起来是温暖的,不会有冰凉的感觉,而人工合成的蜜蜡触摸起来就如同触摸玉器、玻璃等物体一样觉得冰凉。
蜜蜡和琥珀的养护很简单,可以经常佩戴、把玩。蜜蜡害怕高温,不要把其长时间置于阳光直射或高温的地方,因为过于干燥会使它产生裂纹;蜜蜡是一种有机天然化石,怕强酸强碱,会被腐蚀,所以不能戴着蜜蜡饰品洗澡,也不要让蜜蜡与含有酒精成分的如指甲油、香水、发胶等有机溶液接触;蜜蜡硬度低,要小心不要摔碰和被利器划到,也不要与钻石等尖锐或硬的首饰一起存放;蜜蜡沾上灰尘和汗水后,可以用温水清洗,用手轻搓,冲净,用软布如眼镜布擦干,擦上少量橄榄油或茶油就可以使光泽恢复;对于蜜蜡来说,最好的保养是长期佩戴,经常把玩,因为人体的油脂可以让蜜蜡表面形成一层鲜亮的包浆,越带越光亮。
蜜蜡种类及鉴别
蜜蜡原矿
红系蜜蜡
蜜蜡断面
蓝系蜜蜡
金系蜜蜡
金系蜜蜡
合成品火烧拉丝
出土蜜蜡
出土蜜蜡
老腊开片
牙白
蜜蜡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珍贵宝物,是唯一含有香味及丰富内含物的宝石,质地脂润,色彩缤纷。
地质学研究表明,远在三四千万至一亿年前的是地质时代“始新世”和白垩纪年代,地球上生长着许多针叶植物:松柏、枫树及其他针叶树,这些树木多脂液,在某一地质时期受到外界强烈刺激,分泌了大量脂液落在地上,并随着地质层变动而深埋地下,再经过三四万年以上的地层压力和热力,这些脂液便石化为蜜蜡矿。蜜蜡形成以后,在悠悠岁月中,经历地壳升降迁移、日晒雨淋、冰川河流冲击的种种磨炼,有的露出地表,有的再埋入地下,有的被冲入海中成为海珀,有的被冲入湖中成为湖珀,再埋入地下的成为矿珀,(多蕴于沉积地层和煤系地层,如瑿珀) 。
蜜蜡在形成过程和之后的漫长岁月中,受到周围水土有机物、无机物和阳光、地热等环境因素影响历尽沧桑,而产生了种种变化,除母体仍为树脂 (已经石化)外,其他诸如颜色、比重、硬度和熔点等,都产生了一定差异,甚为玄妙,甚为奥秘,又令它增添了无数瑰丽的色彩!。形成最迟的则在距今二千万年左右的中新世纪,中新世纪形成的蜜蜡已经比较软(多米尼加蜜蜡即其中之一)。之后,因针叶林剧减和石化时间愈来愈不足,加上地层运动渐渐稳定,蜜蜡的形成就愈来愈少。
世界上,不同地方、不同时代,蜜蜡有不同的叫法。在中国,自古及今蜜蜡亦有过好几个不同的名称,如虎魄、琥珀、珀、蜜蜡、遗玉、江珠、顿牟、育沛和红松香等,叫法之庞杂由此可见一斑,其中亦有地方、时代之分。追溯历史,人类发现在地底沉睡的蜜蜡进入人类生活范畴,为人类所认识和利用,便形成蜜蜡文化。但在史前先民何时发现蜜蜡、利用蜜蜡,迄今仍无资料。最早记载蜜蜡(称为“育沛”)的古籍是《山海经》,但该书作者不详,著作年代亦无定论。全书亦仍有不同意见,故很难凭借《山海经》一书来判断中国古代何时发现蜜蜡和使用蜜蜡。事实上,《山海经·南山经》亦记载:“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瑕疾。”即说明古中国南部山区蜜蜡丰富,先民们亦喜欢用它来佩戴,并从长期佩戴经验中认识到蜜蜡具有治病功效。在古代医学不发达的情况下,经验的积累是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因此,虽然远古资料阙如,依靠近古的《山海经》一书,亦可初步断定中国先民早在石器时代后期和铜器时代(约商、周期间),就已发现和利用蜜蜡了。古人始终无法获得合理解释,只有现代化学、物理学,才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分析出其中的玄妙。
在物理成分和化学成分上蜜蜡和琥珀没有区别。如果按透明度来划分,可以将琥珀分为:透明琥珀和不透明的琥珀。不透明的琥珀,颜色似蜜,具有蜡状的光泽和质感,传统上习惯称之为 "蜜蜡"。
化学特性:蜜蜡是琥珀的一种,主要成分松树脂,化学式C20 H32 O2,摄氏150-180度软化,250-375度完全溶化,375度以上燃烧。不溶于水,溶于乙醚,溶解度16-23%。
物理特性:蜜蜡为非晶质体,呈树脂光泽,无固定内部原子结构和外部形状,断口常呈贝层状,
蜜蜡是浑然天成的,没有丝毫的人工后期加工,它在岁月的沧桑中形成,默默凝结了千年的年华。有的通体透明,有的丝丝飘渺,有细腻的质感,重量又极轻。
蜜蜡价值不菲:一来它是一种不可再生物质,越开采数量越少,二来收集旧蜡也不是见易事,再着说蜜蜡原本就不多,所以在旧时蜜蜡是贵族专享的饰品。古稀珍品更成为收藏保值的上佳对象!
世界上由于天然琥珀产量极少,故多为行家珍藏,价格自然不菲。
琥珀是佛教七宝之一,最适合用来供佛灵修,同时,具有强大的辟邪化煞能量,佩戴琥珀饰物能辟邪和消除强大负面能量,对经常外出人们保平安的最佳饰物。西方古时候把它拿来当作除魔驱邪的道具。
蜜腊呈不透明状,与琥珀的特征不尽相同,蜜蜡,多数为蜡黄色,若受地热影响则变为红橙色,就称为老蜜蜡.
蜜腊大多数为黄褐色,而蜜腊在地壳的变动中,受地层压力及热力的影响,不同地层不同矿物质的渗入,形成不同的色系:红、绿、黄、蓝、黑、白、啡、紫。绿色蜜腊较为罕有,其色彩介乎翡翠与绿宝石之间,晶莹透亮,让人一见倾心,而紫色和绿色的蜜腊更是稀少珍贵,是有钱买不到的珍品,不论何种颜色的蜜腊,经人佩带把玩,都会绚烂温润,显出盈然古意,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如依据专业角度来讲的话,黄色系的称为金珀;红色系的称作血珀;蓝色系的称为蓝珀;绿色系系为绿珀;而正常光线下是黑色,在强光照射下透出红色的是瑿珀.古籍中载瑿珀为"众珀之长,琥珀之圣".还有内含昆虫.树叶等受地热影响变为红橙色的老蜜腊以及半透明的琥珀利润留成为金绞蜜;还有就是很少见的牙白.孩儿脸等等。
为什么同是一种树脂石化而来的蜜蜡会有这多不同的颜色?
就以今日科技已经确认的若干解释而言,答案有以下数项﹕
1.含琥珀酸多的蜜蜡,其黄色较含琥珀酸少的蜜蜡深;所处地层土壤酸性较重的蜜蜡,其黄色亦较深。
2.原蜡若长久埋于「蓝土层」(层渐新世地层,砂土比较疏松,含有云母和石灰质),会逐渐受砂土中的石灰质和氧化钛影响而变成蓝色。
3.所谓「蓝土层」并非蓝色,而是其所含的石灰质(含碳酸)、氧化钛等成分能令原蜡变成蓝色。
4.硫、硫化物侵入蜜蜡中,能使之变成为绿色,乃至蓝紫色,硫酸铜的渗透亦会使之变成绿色。
5.铁矿、朱砂或锰等沁入,使之变红色、棕色、褐色和啡色。
6.受地热长久焖焗者,颜色均较深;长埋雪地者因较少受地热影响,多为土色、棕色、啡色、红色和米白色。
7.处于腐殖土较多的地层中,蜜蜡受渗透多变成啡色,乃至黑色和墨绿色;藏于煤层和灰烬中,则成黑色、灰色。
8.长期漂浮于水中者(如海珀、湖珀),色调会变淡;邻近火山的亦会变色,并多带荧光。
因此,琥珀、蜜蜡从地质学上说是同一种东西,通常把透明的叫琥珀,不透明的就叫蜜蜡。
传说西藏多蜜蜡,但西藏实际不产蜜蜡,原先只产在缅甸、印度、朝鲜等地。清定国教为密宗,皇帝从国外进口许多蜜蜡、珊瑚以供养西藏的喇嘛,所以,在西藏有这些东西流传。不过,旅游时千万不要从西藏买这些宝贝,大多是假的,真品价格炒得很高,或根本就不肯出手。因高僧喇嘛代代相传,是圣物,开过光,功效远在一般蜜蜡制品之上。商店里或古玩店的真品蜜腊一般按克卖,和黄金价格差不多,但品质不同,价格也很悬殊。
琥珀、蜜蜡产地:
一、 波罗的海:是现在的主要来源。其特点是软、脆,容易松散,不好加工。所以,都经过烘烤。烘烤是国际珠宝界认可的,把原石在烤箱里烧烤一个星期,等提亮了颜色、增加了硬度再雕刻、打磨。蜜腊其实是自己佩带的时间长了颜色会慢慢变深。
二、 伊朗:伊朗的密蜡最好,但因他们封闭,我们不了解那里情况。多数伊朗密蜡都是集散在土耳其,然后贩卖到香港,才转到内地。在伊朗,价格很便宜,一般是人民币5元左右一粒(1.5cm直径),到中国卖到人民币150-300/粒。而且这类都不是普通棕色或黄色的,是颜色艳丽夺目的“贵族密蜡”,分水蜡、丝蜡、雪山蜡、晶蜡等。其中较贵的品种是雪山种。有黄、红、粉红、蓝、绿、咖啡、樱桃红等,多姿多彩,非常眩目。当然,造假也多。
三、阿富汗:以黄色水蜡为主。一般可以买到老的,颜色很醇厚,漂亮至极。
琥珀现在主产地是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一带,据说全世界大多数原料(90%)产自那里,还能开采一百年。
琥珀形成于6000万年前,是史前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淹埋,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树脂失去挥发成份并聚合,固化形成琥珀,琥珀是碳氢化合物,含有琥珀酸和琥珀树脂,为油脂光泽,由透明至半透明,硬度2-3比重1.05-1.10无解理.琥珀为有机宝石,加热至150摄拾度即软化300摄拾度以上即熔融。散发出松香的气味。
琥珀分为海珀和矿珀,海珀以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出产的琥珀最著名(如波兰,俄罗斯.立陶宛等)海珀透明度高.质地晶莹.晶质极佳.矿珀主要分布于缅甸有中国抚顺.常产于煤层中,与煤精伴生.抚顺的琥珀年代久远,晶质坚韧.尤其如瑿珀. 花珀更是珍罕的品种,另外,多米尼加,中国河南南慢也有少量各具特色的琥珀出产.
琥珀之最:
一.琥珀是世界上唯一将生物保存其中,历经千万年依然完好的宝石.
二.已知宝石种类中最轻盈的宝石.
三.最古老的宝石,(琥珀是已知不分国家.不分文化.不分地区.已流行有7000年之久的宝石).
四.色彩最丰富却又最中性的宝石.(琥珀是不分年龄,不分性别都能佩戴的一种宝石)
五.琥珀是任何一种宗教都信仰的宝石.(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蜜蜡收藏须防三大陷阱
蜜蜡琥珀不能画等号
严格的说蜜蜡和琥珀肯定不是同一种东西。
又有千年的琥珀万年的蜜蜡一说。
蜜蜡的品种基本上只有一种,就是黄色的、内含朦胧、不透明至半透明的;琥珀是透明的。蜜蜡和琥珀,从目前人们的认识水平来说,只能识别它们都是树脂的古老化石。而究竟蜜蜡是什么、琥珀是什么,说法莫衷一是。按现代科学和珠宝学观点,蜜蜡、琥珀同属于有机宝石,需要千万年甚至上亿年在地底下形成。但有研究表明,蜜蜡的来源于一些已经在地球上绝种的树脂,比琥珀要古老得多。如果说蜜蜡戴久了,琥珀酸减少就会变得透明起来,那怎么解释那些过百年的老蜜蜡为什么依然是云雾状的不透明形态呢?当然,任何东西经人佩戴都会起变化。蜜蜡的变化主要是光泽越来越鲜亮、美丽,外层渐生包浆,逐渐生出深色的氧化层,而内部结构变化并不大。
陷阱1蜜蜡琥珀酸减少变琥珀
所谓蜜蜡可以转化成琥珀,是做俄罗斯、波兰劣质琥珀生意人的阴谋。因为琥珀种类很多,有一种看上去内部杂质很多、黄中有白的品种,严格地说叫“骨珀”,意思是看上去很像骨头的颜色。其实,这类琥珀是很低级的、甚至不能称为首饰级的东西,商人为了迎合东方人爱蜜蜡的神秘心理,推销劣质产品,于是就说骨珀是蜜蜡。但这种东西佩戴几个月后就会渐渐通透起来,万一人家找上门怎么办?他们便编了这么个说法,就是所谓的“蜜蜡戴久了就成了琥珀”。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要是相信了这个说法,那天下就只有琥珀而没有蜜蜡了。
陷阱2塑料变身彩色蜜蜡
网络上的一些描述和某些珠宝书中的内容,把蜜蜡分成什么贵族蜜蜡、蓝色蜜蜡、红色蜜蜡、粉红色蜜蜡、雪山种蜜蜡等等,这大都是骗人的,是那些卖塑料的人的把戏。不久前有人已揭穿了这个阴谋:这都是台湾奸商卖的假货,他们在岛内做臭了名声,又到大陆来“开拓”市场。
陷阱3“老蜜蜡珠”招摇撞骗
当今市场常销的蜜蜡冒牌货是所谓的“老蜜蜡珠”。其实,这种“老蜜蜡珠”是年轻的俄罗斯新琥珀,大多为乔木树脂,与真正的老蜜蜡有着天壤之别。还有就是更新的冒充品是生珂巴珠子。同时,珠宝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人工压缩琥珀和合成蜜蜡,是由碎屑压制而成。这些东西并不值得收藏。
真正的老蜜蜡存世不多极为稀少,交易和交流起来都不太方便,又没有国际社会的认可,特别区域化、文化化,因此从市场角度来看,收藏价值大于市场买卖的价值。但如果有极品一定不要放过。
在选购蜜蜡时,应以天然纯正的、质地油润、精光内蕴、非经人工染色的、完好没有裂纹及残破者为佳。而顶级的蜜蜡则外部脂光润亮,内部精光与宝光内敛:有绢丝、云纹、虎纹、风化纹及冰裂纹;孔道氧化,内芯洒金或爆花;具二向或二向以上色性;色彩柔润、鲜艳而不失古朴感,隐约呈现油润灵活光泽;光影闪耀,似有若无,或出现山川人物、境界灵奇等。
琥珀的真假鉴别
琥珀是史前松树脂的化石,形成于4000万年至6000万年前,琥珀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以及少量的硫,硬度2-3,比重1.05-1.10,熔点 150C-180C,燃点250C-375C。琥珀是很"涩"的物质,没有两块琥珀是完全相同的,用科学仪器可鉴定出其成份及结构。对琥珀一般根据其很低的比重和硬度来鉴定,此外,折射率也是十分特殊。
看了12种方法,再不会买到假蜜蜡了
国际上蜜蜡专家判定真品蜜蜡的唯一方法就是遇热变红变黑或起星。
由于真品蜜蜡的珍贵罕见,因此市面出现了大量的仿制品以塑料、新树脂等为主。要鉴定蜜蜡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佩戴,佩戴一段时间后出现变化,这是因为人的体温、酸碱性的不同,甚至是气场的不同对贵族蜜蜡造成的影响。用简单的说法就是表面氧化对贵族蜜蜡的影响。如果是仿品则不会有这种变化。
在实际收藏鉴赏中,玩儿家总结了12种鉴别方法,让你明辨真伪:
01.盐水测试法:琥珀密度在1.05-1.10之间在1:4(盐:水)的饱和盐水中,琥珀、轻质塑料和树脂均可浮起来,普通塑料、玻璃、压克力和电木下沉。(友情提醒:此法限裸珀,盐水浓度不够重量级、体内有大量杂质的琥珀也会下沉)
02.热试验:将针烧红刺琥珀的不明显处,有淡淡松香味道。电木、塑料则发出辛辣臭味并粘住针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