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04 01
刘慈欣的小说《三体》里,讲了这样一个残酷又毫无规律的三体世界。 三体行星围绕三颗恒星运行。当有一颗恒星以引力将行星捕获时,一切都和地球一样美好。这样的情形叫做“恒纪元”。 有时候运气差一点,双日凌空,文明毁于烈焰之中。更糟糕情况是三日凌空或者永夜,星球变得极炎或极寒,生命受到重大打击,一切几乎从零开始。 三体人经过千百代发展,终于明白三星系统的运行规律是没有答案的。 这些恶劣的时段也被称作乱纪元。 车内智能化解决方案正处于一个乱纪元。 讲真,我一直以为车载智能设备不会那么快到来,因为汽车行车应当首先追求的是稳定、易用和少变化。 但是也许车企们太追求稳定了,也许太在意利润了,以至于忘记了被各类电子产品熏陶多多年的人们对互联网和易用性的需求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仿佛一夜之间,智能硬件就席卷了车载场景的新阵地。各类设备琳琅满目,主打相似或不同的功能,质量更是参差不齐。 这是车内智能化的前纪元。各类设备都处于萌芽状态,一些都是新鲜的。 这也是一个乱纪元。一个好的设备可以让驾驶更加安全方便,而不合适的产品,只会让人更加无所适从,成为出行的新障碍。 那该选择什么样的智能设备呢?我们来浅浅分析一下。 排排坐,硬件安放位置的爱与痛 车内空间已经相对狭小,设备如果在一个不合适的位置上,只会消耗车主的精力,增大使用成本。 先用图表比较一下功能专一的智能设备。 一个有妨碍的设备,绝对不是爱车的你的最优选。 在设备位置这一环节,我们可以说,除非对某一功能有着独占性的需求,单一功能的智能设备几乎全面出局。 那么功能全面的那些智能硬件呢? 因为功能的全面性,它们往往具有更大的屏幕、更大的体积所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设备占用空间的问题。 脱颖而出的是 HUD 、汽车智能中控 和 智能后视镜。 高大上却并不见得实用,占据了方向盘前的位置最终却显得有些拥挤。 正如HUD所针对的问题,过多的低头频率可能会使驾驶员一次次改变注意力,给行车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不过,不能低头我们可以抬头呀。 算是HUD不能完美解决使用问题下的折中方案。 或者说,这样的方案会持续很久。 功能性,鸡肋只在一念之间 为什么说HUD不能完美解决使用问题呢? 这就要说到功能性的方面。 HUD的位置、产品特征和自身定位都决定了它不会是一款娱乐产品,那我们就只比较其行车功能好了。   诚然,HUD源于飞行器的技术使其提升驾驶安全的口号令人信服。但也限制了它的最终形态和发展空间。各类HUD产品一再跳票,已经出货的产品遗憾多多就是例证。   首先是功能的缺失。 透明的屏幕特点决定了它难以增添额外的设备和显示细节丰富且清晰的画面。 而行车记录作为国内需求最大的功能,对摄像头位置、屏幕显示的基本要求使其绝无可能出现在HUD设备上,更不用提更多其它功能了。 技术本身不够成熟也导致HUD产品在复杂光源下难以保持较好的显示素质,很多时候并不能给行车带来切实的益处。 正如雷锋网所断言的 : “HUD重点在显示,如有更好的显示,无边框、大视角、增强现实才是方向。而现在能让司机提高安全的HUD,还没有研发出来。” 智能中控和智能后视镜就好很多,成熟的TFT液晶显示技术让它们在绝大多数环境下拥有不错的显示效果。合理的设计也让OBD、ADAS系统可以方便地接入其中。 但这并不是说它们在功能性上无可挑剔了。 智能后视镜的形态也决定了它似乎容不下更大的屏幕。虽然在使用行车功能上已经能适应全部需求了,但面对被大屏惯坏的我们,作为一个车载娱乐系统可能还是不够让人满足。 而智能中控更显得尴尬。 中控的形态使它的扩展性远不如其它设备,行车记录同样缺失。在部分HUD和智能后视镜已经添加了疲劳驾驶的今天,中控连变得智能都相对艰难。中低端车的中控往往不能满足需求,高端车型也不见得好用。每类车的中控又从内到外完全不同,适配难度大、改造成本高和选择余地之低让很多车主望而却步。(中控本身的复杂性又让人对齐智能化后的稳定性保持忧虑。) 结果看起来比较明朗了。 虽然仍有不足,智能后视镜在当下乃至可见的未来, 似乎都是汽车智能化不错的选择。 然而我们并不想停下探究的脚步,想试着来继续聊一聊更多方面。   奇怪的后视镜   不得不说,普通的后视镜就是个奇怪的产物。甚至说它是反常的。 汽车内除了它,绝没有第二个十分突出的独立物件。这大概也是当初设计者不得已为之,但就是这不得已为之,让后视镜从奇特成为了必需品,成为了维系行车安全的一道防线,也让奇特成为了习以为常。 作为车内唯一一个独立物件,它也给了智能后视镜一个模块化发展的空间。 而模块化就是方便和可维护性高的保障,这道理不言自明。   如果说模块化是相对于整车而言,那相对于车载智能系统,智能后视镜又是集成化的。 无论是我们一直碎碎念的行车记录,还是OBD车载诊断系统,亦或是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都能轻易地塞进这么小小的一台设备中。 而这些系统未来都可能是车内的标配。   多屏的混沌 至于各类车内智能化解决方案之争,我们或许无法给出适合所有人的答案。 不过在多屏互联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屏幕却显得越来越不够用了。多屏互动不如说是一屏独大。什么设备都想连接到主屏,主屏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如果找不到主屏,它就想连接到手机。 手机确实是一个必要的聚合,但没必要聚合一切。我们的屏幕上已经塞满了太多东西,需要多一个屏幕来缓解喷涌而出的信息流的压力。汽车也是如此。 相对于智能后视镜,大屏的中控更适合娱乐系统;而相对于中控,不用低头且功能更完善的后视镜对行车系统的驾驶体验和安全稳定拿捏得恰到好处。 如果说未来“车内智能化解决方案”这一问题的解有很多个,智能后视镜一定是其中一个优解。   所以我想,那就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行车的乐趣就交给智能后视镜吧。 更多
2016 04 01
从后端切入车联网,智载科技选择了智能后视镜,旗下最新产品Z1,不仅集成了OBD功能,而且实现了轻度安装、可快速迭代、同时能够提供安全保证,还聚合了多种功能。 Z1一体化集成了OBD、全程语音操控、行车记录、智能导航、云狗等15项功能,并且采用了超国际标准信息解码,可以覆盖 14 项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发动机、悬挂、灯光、转向、空调、供油、轮胎、车身、安全、变速箱、电气以及信息娱乐等。 在交互方式上,智载科技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智能语音 + 盲操作交互。功能包括全时监控以及行车记录、进行车辆环境的检测和净化、OBD 车况自检以及多媒体管理等。在手机 App 端,车主可以实现找车、预先导航、OBD 自检、对接车后服务,进行车辆远程监控和管理等。 智载科技不遗余力地从OBD、安全、娱乐和语音交互体验打造Z1的核心竞争力。有想法不妨马上连线聊一聊。 智载科技全国服务热线 4008-443-223 更多
2016 04 01
  这个七月可以说是保唯视品牌行车记录仪井喷的一个月了,各种新品层出不穷。随着行车记录仪功能的深入人心,用户也从自己的需求向行车记录仪提出了更多要求,小编今天就带来了保唯视功能最全面的一款新品—T56V。该类产品得到了很多车主喜爱,不仅功能齐全又可以满足适度娱乐,简直是居家旅行必备之良品。  智能后视镜的主要功能:  一、5寸光学防炫目蓝镜触摸屏   保唯视T56V采用光学防眩蓝镜触摸屏(电容屏,和手机屏一样),有效减轻眼部疲劳,行车更为安全。5寸高清屏,反应快速,与原车DVD导航相比倒车影像效果更好,更清晰,而且观看视角更安全方便。  二、全志方案,前后双录   前后两路视频同时记录,前录1080p,后录720p,拍摄画面清晰细腻,实时记录记录行车环境,智能循环录影。拍摄角度方面,前置摄像头170度广角,后置摄像头也达到了140度,视野开阔,拍摄无死角。同时前后拍摄的视频可在同一个画面显示,前后对照,让录像传递出的信息更加清晰明了。内置的停车守卫功能,在停车时侦测到移动物体或发生碰撞时,能在2S内完成自动开始记录并锁定视频。在重力感应反面,内置G-sensor,碰撞时自动锁定前后三分钟录像,取证必备。  三、双模导航,电子狗一体机   T56V作为保唯视七月镇月之宝,保唯视也是颇花了一番心思。双模导航,可视化实景导航,行车方向一目了然。智能实景导航,车道线实时引导,交叉路口鹰眼提示,不迷路实景导航与行车记录双路控制,运行速度快,画面更流畅。  四、轨道偏移提醒、前车距离提醒   轨道偏移预警和前车预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自身车辆与前车距离有危险或者行驶偏移了正常轨道,行车记录仪都会发出提醒。时时提醒保护驾驶中的你!  五、小镜快传、WIFI数据传输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保唯视T56V最大的亮点——支持Wifi与手机等智能设备进行互联。轻松连接智能手机,完全不需要流量,然后通过手机上下载好的特定软件就可以实现智能操控行车记录仪,在手机大屏上享受高清的视觉盛宴。外出旅游就可以用它进行录影,保存,通过WIFI及时跟朋友家人分享视频,图片等,乐趣无穷。  六、智能语音操控;微信绑定在线监控   保唯视T56V搭载了声控机器人“小镜”,保唯视灵境的人机互动功能成为可能:用户需要什么打开功能,只需一个语音命令便可完成。如声控导航,可以直接使用声控打开导航,说出所需位置T56V即可智能规划路径。声控打开视频、音频,声控接听、拨打电话等等,爱车如果发生位移或被盗,通过微信绑定,可以在手机上实时获取行车记录仪所拍的照片;也可以远程控制语音,实现人车对话!智能监控爱车,时尚前卫,科技感十足!   我们相信,保唯视T56V智能后视镜凭借着智能化的实用功能、美学设计理念、卓越的性能表现必将再次延续保唯视智能产品的销售风暴,再一次引领市场抢购狂潮。 更多
2016 04 01
3、搜星最强的:新科C20/镭射眼X1 PRO 在这四款产品中,新科C20是带有GPS天线的,其他三款均是内置GPS模块,所以搜星来讲算是最稳定的。 定位最不稳定的要属车叮咚XI了,此次测试是在同一位置进行,而其他三款均能很好定位,很好地搜索导航目的地,但车叮咚XI的表现却有点令我吃惊,它在GPS设计上出现了问题,比较遗憾。 4、APP端特色功能使用对比 四款测试产品中,除了新科C20不带APP,其他三款都有客户端,不过很遗憾的是,墨武士3代只支持安卓系统。而且在绑定手机APP与客户端的过程中发现,镭射眼X1 PRO可以通过扫码的方式实现与不同的手机进行绑定与解绑,但是车叮咚XI只能一个手机绑定一个设备,如果要换手机重新绑定,则需要拨打客服帮忙解绑。 黑武士3代是此次横评的4款产品中唯一带有内摄像头的产品,所以在远程控制拍摄时,是可以同时拍摄车外和车内的双画面,具有一定的防盗功能。 5、车况检测功能对比 四款测试产品中,因为车叮咚XI和墨武士3代是通过OBD方式供电,所以能对车况进行分析,不过车叮咚XI还可以检测车内有害物和PM2.5,这个设计比较新颖。但令人疑惑的是,车叮咚XI会经常显示“未知”,而且我们也没有精密仪器做参照性测试。 6、产品出现的一些小bug 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发现有些产品会出现一些bug,或是调试问题,或是产品本身的设计问题,而有些问题会影响到产品的实际使用,比如上文提到的搜星定位的问题。 长春森孚国际名车是吉林省首家进口丰田4S店,并作为美国北极星品牌全地形车在吉林省的唯一代理商,经营北极星全系列产品。公司主营:原装进口丰田红杉、坦途、兰德酷路泽、普拉多等。电话:0431-89993555 地址:长春市景阳大路2009号(景阳大路与万福街交汇)如果您关于北极星全地形车、进口丰田越野车及车友会有任何的问题和需求,欢迎您联系我们,长春森孚北极星车友会的全体工作人员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
2016 04 01
沃可视从2013年6月推出了车载智能安全行车系统——智者行天下/仙人指路●道镜,时尚新潮的外观,强大的功能,引发了行业热潮,给行业带来了新鲜血液,为汽车后市场带来新气象。同时也引发了行业的又一轮跟风潮。一年多时间,市面上冒出了几十种后视镜产品,却发现没有一款能与“仙人指路●道镜”可比拟。同时,又出现了行业里的一大恶习:太多的“螺丝刀工厂”,舍不得投入研发,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买来相同的方案、模具等等,你有我有大家有,陷入新一轮的恶性低价竟争。甚至有的人竟敢用“道镜”名称模糊概念,来欺骗消费者。假的永远真不了!“仙人指路●道镜”独有的核心技术不是想抄就能抄袭的! 河津 翟氏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细心、耐心、周到、热情是我们的服务宗旨 ★生产卓尔奇:地板、座套、座垫。 ★倍耐力轮胎,河津总代理。 ★美国CAR美容产品 ★天幕太阳膜 ★五福金牛坐垫<雅喜路系列> ★亚洲象脚垫 ★百变车坊整体车居 ★巴玛利脚垫 ★空中巴士汽车排毒SPA ★御瓷炼--漆面烤瓷河津总代理。 ★经营各种汽车精品类、电子类、坐垫类、美容类产品 ★一站式汽车服务,一流的购物环境期待您的光临! 翟氏地址:河津市北城公园红绿灯西50米。 联系电话:15635920597 更多
2016 04 01
近年来,车联网概念兴起,车联网智能后视镜应运而生,智能后视镜集成了行车记录仪、导航仪、电子狗、倒车影像、蓝牙免提、GPS定位、在线听歌等功能。越来越多的车主开始购买安装汽车智能后视镜。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车联网智能后视镜哪个牌子好,以及该如何选购。         解析:汽车智能后视镜什么牌子好?   小编调查发现,2016年以来,很多厂家纷纷生产智能后视镜,其中有些厂家是做汽车电子产品出身,有些厂家是做手机芯片出身。这就导致市场上的汽车智能后视镜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对于消费者来说,很难判断出选择哪个品牌的智能后视镜。   为此,小编从多年在汽车电子行业工作的安装师傅了解到:现在很多车主宁愿安装智能后视镜,也不愿意安装车载导航仪。与车载DVD导航一体机相比,智能后视镜安装简单、线材整洁美观,驾驶人员平视就可以看到,也是语音识别最好的位置。   而且汽车智能后视镜还具有ADAS(行车安全辅助系统)功能。智能后视镜能够进行车辆测距、轨道偏移等测算。比如你夏季开车在高速上犯困迷糊了,汽车压线、跑偏、离前车太近。出现这些情况,智能后视镜都会发出语音提示。   关于智能后视镜品牌,安装师傅提醒说,因为智能后视镜是多功能一体机,如果购买到小厂家生产的产品,很容易出现死机,售后服务差等问题。所以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安装师傅说,国内主流的智能后视镜系统是小瑞在线,就目前来看,值得推荐的品牌有:万禾 、E道航、e自游、天之眼、包黑子等品牌。   答疑:如何选购好用的车联网智能后视镜?   安装师傅介绍说,在选购车联网智能后视镜时要重点考虑品牌、价格、口碑、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因素。下面,安装师傅重点分享了如果选购到一款好用的汽车智能后视镜。         方法1、看智能后视镜的稳定性   安装师傅告诉小编,他在组织团购智能后视镜品牌之前,测试了二十几个品牌的智能后视镜产品。总结的心得时,不管参数和功能宣传的多好,最重要的还是看智能后视镜的稳定性能。   比如说,有些小厂家出的智能后视镜,经常会出现死机、卡屏、重启等问题。这些都是最常见的问题,也是最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方法2、看智能后视镜的智能声控操作   声控功能是智能后视镜一体机的一大特色功能,有了这项功能,我们在驾车过程中就可以解放双手,通过说的来对机器进行各项功能的进行,大大提高了我们的驾驶安全性。因此,选购时声控功能的识别度、灵敏度以及响应速度都是我们要多多关注的。   方法3、看智能后视镜价格和口碑   安装师傅提醒说,车主在购买智能后视镜时,最好“货比三家”,多看看智能后视镜价格,以及买过的车主是怎么评价的,这也是判断汽车智能后视镜质量好坏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方法4、看智能后视镜厂商的售后服务   由于车联网后视镜产品的特殊性,在售后方面则需要更高的要求。后视镜产品功能非常的多,因此后期的使用问题、数据如何更新以及流量卡如何充值等等,都需要您在选购时要尽量选择大厂家品牌,确保到时出现任何问题都能找到人来解决。 更多
2016 04 01
关于车联网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2013年在众多互联网及汽车企业的推动下,“车联网”这个看似专业度极高的名词似乎一下子就走进了普通消费者的视野当中,2014年某知名智库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汽车年产量在2015年将达2500万辆,车联网应用和服务渗透率或接近10%的临界点,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现在,2015年还剩不到60天,虽然还没有准确的汽车年产量数据,但可以确定的是,车联网的应用和服务渗透率还远远没有达到10%,谷歌、苹果、BAT的车联网布局也仅仅是“布局”,汽车依然是汽车,说好的“车联网”也依然停留在媒体昨日的报道中。 不过,就当大家依然将车联网逐渐概念化的当下,一块小小的后视镜,却在近两年已然成为车联网落地的重要手段。从相关指数上,可以初见端倪。 (百度指数:智能后视镜) (淘宝指数:智能后视镜)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智能后视镜是近两年才兴起的全新产品形态,行业内甚至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所以文中所指的后视镜是指车内后视镜。 作为一个新兴的硬件领域,智能后视镜更多的是一个引导型消费的产品,即更为传统的B(厂家)2B(代理商)2C(消费者)模式,因此短期来看,处于销售链条中间环节的代理商(4S店)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因为其较低的投入成本(拥有现成的场地和销售人员)进而切走了最大的一块利润蛋糕。以一款998元的智能后视镜为例,代理商一般的利润空间会在400元左右。 那么,为什么是智能后视镜呢? 深圳市车连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礼强认为,虽然目前车联网的接入方式有很多种,比如OBD盒子、车载wifi等等,但经过众多尝试后,这几种方式表现出的功能过于单一、缺乏用户粘性、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对车内空间占据过大等问题始终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集中在了汽车上重要的两块屏幕:后视镜和大屏导航产品身上,但汽车后视镜显然更加具优势首先后视镜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既不需要太强的汽车行业基因,又可以更好的集成现有的成熟技术;其次,相比车载导航,后视镜的安装更为简便,车内的空间利用更为合理;第三,智能后视镜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它其实是行车记录仪、倒车雷达、车载导航相关汽车配件的另一种全新的组合方式,其主要的技术模块已经相对非常成熟,至于诸如如何完成车辆数据的云端接入、语音交互、OBD信息接码等相关功能性的技术也日趋完善。 虽然智能后视镜具有如此良好的先天基因,然而据笔者的初步统计,2014年,深圳从事智能后视镜研发生产的企业大概有60家,而今天,存活下来的大概只有10家,而且在产品品质上的水平也参差不齐,真正能够做到稳定出货的厂家就更少了。作为硬件产品早前重要的销售渠道的众筹平台,智能后视镜也并不是一个热门的产品,以京东众筹一家为例,仅有七款智能后视镜成功完成了众筹,众筹金额从几万到百万不等。 在赵礼强看来,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除了产品在品质上的问题之外(有的产品的返修率甚至达到了70%),更为重要的是智能后视镜这一产品如何在实用价值上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相对于“行业标准”、“商业模式”、“供应链整合”等,用户更关心的是“这个智能后视镜是否抗造”、“外观是否好看”、“我能否及时了解前方的道路的拥堵情况”、“语音交互是否准确”等更为具体的问题。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认为,目前的车联网不仅要“高智慧”更要“傻瓜式”。众多车企推出的智能化车载系统在科技领域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对很多消费者来说,仅仅拥有领先的科技是远远不够的,复杂的操作,完全让初次使用的消费者无从下手,所以对智能化车载系统来说,不仅需要领先的科技,更要拥有“傻瓜式”的操作过程,让初次使用的消费者能更快地体验到智能化信息服务系统的乐趣。 关于车联网的想象还将继续,不管是车载wifi、OBD盒子还是智能后视镜都可以作为车联网连接入口,而决定谁将在这场竞争中胜出的关键点除了技术因素外,更为重要的还是良好的用户体验。 更多
2016 04 01
一直以来,米其林的轮胎创新技术经常刷新整个「轮胎界」性能标准,成为行业标杆。这篇文章讲给大家介绍其中最新的几项产品。 我们最初了解威仕特的时候,他还是一家主要做电子狗等产品的传统硬件厂商。不过,既然处在深圳这种硬件创业的天堂,如果不做点相关的智能硬件,怎么都会让人觉得有些格格不入。对于从传统硬件转向智能硬件的威仕特,我更倾向于把其定义成一家创业公司。 其实现在车内硬件已经有了很多的形式,而威仕特选择智能后视镜作为他们切入车联网的载体。 为什么是后视镜 威仕特总经理闻政是这么解释的:其实目前的各种后装车载硬件,都会破坏汽车内部的整体性。而后装车机虽然能够替换原有的车机,不破坏整体,但是硬件成本和安装成本都相对过高,不是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而智能后视镜,刚好能在满足其他硬件类似功能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对车内饰整体性的影响。 威仕特的智能后视镜,有两种安装方法:1. 将原有的后视镜拆下来进行替换。2. 用捆绑的方式,将智能后视镜把原有的后视镜覆盖。 这样的安装方案,在外观上是不会让人明显感觉到车里多些东西。不过这种产品逻辑,对「处女座」和强迫症的用户是不是关怀太多了一点?而且,内饰在被设计的时候,都是需要各个部分配合形成整体的视觉效果。替换原有后视镜的方案,你确定不会影响车内整体美观吗? 因此,这样的解释在我看来有些牵强,过分考虑用户的「所谓」需求,往往会使一家公司变得显得不那么客观。还是需要跟用户进行深度的交流,如果威仕特能给出一些令人信服的数据,可能我也就信了。 都是后视镜,为什么选你? 对于跟同类后视镜的竞争,闻政认为威仕特的产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语音交互。威仕特采用了思必驰的语音解决方案,对于语义的理解上,能够做到更加人性化,例如用户只需要说出:「我饿了。」之后,系统就会自动将附近的饭馆显示出来。 整个产品的核心还是围绕着用户体验来进行,这也是车内交互一直存在的最大问题。最近国内一批语音公司(主要有思必驰,出门问问,科大讯飞等等)在这方面的进展都相当迅速,也支撑起了这些硬件公司主打体验的产品策略。不过语音交互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降噪,远近场识别等等,这些都需要实际体验之后才能得出结论,在这里我先保持怀疑的态度。 2. 成本管理。这个成本的优势并不是说在售价上的绝对便宜,由于采用了车规级的芯片,硬件成本会比其他采用手机规格芯片的产品要贵一些。 在供应链的管理上的优势能够帮助威仕特将成本压到最低。这是因为威仕特在硬件领域已经有多年经验,比其他互联网创业的硬件公司有优势,不论是价格,还是品控等等。 3. 功能。目前主要有这么几个功能:导航,行车记录仪,电话,音乐以及附近。对于功能的选择,威仕特并没有将权限开放给用户,这也是为了保证基本的行车安全。现有功能基本上也能满足用户开车过程中的需求了。 传统硬件厂商的营销思维 在营销模式上,威仕特会采取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方式。两个模式销售的版本还不是完全相同,线上销售的版本会比线下稍便宜一些,但都是千元级的。 由于针对不同车款,如果选择替换的方案,需要根据车型选配不同的支架,同时还需要安装车后的摄像头,安装成本其实挺高的。如果用户选择捆绑式的安装方法,就可以自己进行安装。听起来就好麻烦啊… 这样的销售模式听起来挺复杂,至少对于我来说,能在线上完成的事情现在很少愿意去线下实体店。不过威仕特对此还是充满信心,据说在最近的一个展销会上,用户虽然还没有见到真机,就已经有数万台的定单了。不过对于这样的用户,是出于对品牌的信任,还是人傻钱多呢? 真的是好的选择吗? 市面上承载相同功能的硬件还有不少,最近特别火的 Hud 就是一个。可以这么说,这俩算是相同系统的不同载体。 不过双方在交互上有着截然不同的体验,后视镜的屏幕普遍很小,这样小的屏幕内需要承载太多的内容,就会对用户的体验造成很大的影响。 安放在视线前方的 Hud ,能满足用户在行车途中的导航需求,而不需要转移视线。且不说安装在车里之后对于逼格和未来感的提升,仅仅是用户体验的优势,我认为就足够击败后视镜了。 不过对于厂商来说,智能后视镜的优势可能还是技术壁垒较低,能够更容易的实现相同功能。但对于用户来说,可能真的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所以那些选择做智能后视镜的厂商,你们真的想清楚了吗? 威仕特计划在七月份正式发布这款智能后视镜,但是我始终认为这不是好的车机功能载体。不过我也等着这些厂家,能真的做出牛逼的产品来打我的脸。 本文为GeekCar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GeekCar(微信号:GeekCar)”,不得修改原文内容,否则我们会以举报处理,谢谢合作! GeekCar微信公众号:geekcar网站:www.geekcar.com 更多
2016 04 01
当我们打算为爱车升级装备,安装一台可以导航的后视镜时,突然会发现眼前有太多选择让人无从下手。那么多厂家和品牌的后视镜,谁最能理解你的心意?由深圳路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新推出的“心镜”智能后视镜,会告诉你九个理由。 路畅后视镜有九大核心功能,对于懒人来说,要全部看完并理解透彻,想必有些难度吧。360汽车网现在就为您代劳,用最简单的点评,让你最快地了解这款匠心之作。 解读一: ADAS,长途神器。犯困时一旦偏离车道马上嘀嘀报警,清醒片刻可能就挽救一条生命,车距过近报警还能避免追尾。 解读二: 定制地图,好处是比互联网地图更稳定,不容易出现BUG,这个优点不是特别明显,不过用久了会体会出来。 解读三: 倒车轨迹,这简直帅到爆,超级亮点之一,有了它,倒车精确无比,避免刮蹭,新手也能停出老司机的感觉。PS:通常有这功能的都是豪车,便宜车只带倒车影像,轨迹不是实时显示的。 解读四: 这个功能没啥稀奇,基本各家后视镜都有,路畅也有,区别在于芯片是不是够好,传输速度怎么样,大厂更值得信赖。 解读五: OBD安装对于处女座来说很重要,处女座或者有处女座情结的人,通常比较排斥对自己爱车的伤害性改装,OBD对插安装,让你的车身上没有“手术疤痕”,电路更稳定。 解读六: 这又是一个大亮点。如果后视镜送流量卡,免费流量用得是爽,免费期一过你就得多养一张卡,托总理的福,现在流量当月不清零了,WIFI连接正好能用好自己手机卡的流量省下银子。 解读七: 轨迹回放这东西,实实在在是个显摆的好东西。去了哪些好地方,用轨迹回放播出一下,手机拍个照发到朋友圈,逼格瞬间爆表,当然也适宜追求完美的处女座检查行程,优化下次行车路径。 解读八: 你的手机有了原生安卓,为啥还要刷机用MIUI?好的界面让人视觉清爽,操作方便,路畅在界面设计上一直是长项,玩过就知道。 解读九: 行车记录,核心价值所在,防碰瓷保钱袋,夜视增强功能很实用,取证更清晰。 360汽车点评: 九大功能里,编辑最喜爱的是WIFI、带夜视增强的行车记录还有倒车轨迹三个功能,你最喜爱的是什么呢?其实,知道这款产品是路畅出的就足够了,最大卖点还应该是放心品牌大厂质量啊。 更多
2016 04 01
我们前面谈了许多关于智能后视镜产品的特点,那么智能后视镜的市场又是怎么样的呢?一些厂家和代理商会认为它是过渡性产品,不会长久,目前的市场只会是昙花一现罢了。然而笔者确不敢苟同。 目前汽车电子产品因为新车的销售量萎缩而遇到了很大阻力,而且还面临着前车厂对这方面业务的挤压,4S店对新车销售加装率的提升而带来市场的被蚕食,现在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做汽车导航的老板们都在感叹今年生意难做、4S店款难结,这就是现状。 如果智能后视镜还一如既往的盯着新车这块蛋糕的话,那对于汽车导航商家来说就更是雪上加霜了。那么智能机后视镜的出路到底在哪儿呢? 目前传统导航的经销商转型做后视镜的客户分为两类,一类是沿用传统的导航渠道,高空放货,针对原有的客户基础最大限度的出货,一般都能在第一二个月有产出,到第三个月就出现销售停滞,可能从第四个月开始就会出现部分客户因为销售不畅出现退货、库存不断增加的现象。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加快出货用,只能采取低价的策略来换取销量的增大,随之库存不断增大,销售毛利不断降低,形成恶性竞争循环,加上通路电子产品的降价周期快速(原有中控导航产品因为安装和备货要求高相对降价周期以半年来计算,智能后视镜这种安装简单通路性强的产品以月为单位10%的下调价格,短短不到半年智能后视镜批发价就跳水30%)。 汽车后视镜行业第一次面临库存跌价损失,再加上目前市面上主流方案公司方案并不成熟、产品质量问题多、产品不稳定,产品更新换代加快、跌价损失逐步严重、终端销售并不能良好的展开等等,这些原因造成了今天的智能后视镜并不太“智能”,已经有部分传统代理商对于智能后视镜渠道形成僵尸销售,既吞不进也吐不出。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客户都在感叹,智能后视镜是过渡性产品,很快就会消亡。 但是,真的如此吗?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种类型销售模式:拓展新领域,拓展音响改装店和美容店,这部分客户会跟随终端的简单推广、培训,将终端销售氛围逐步建立起来。因为竞争少,价格维系的较好,利润空间较高,投入终端销售的费用加大,销售氛围越来越好,最后会形成销售的上涨通道,自然大家都过得怡然自乐。 上述的两种销售模式,为什么第一种会每况愈下、举步维艰,而第二种会步步高升,欣欣向荣呢?关键原因是什么?请期待下篇内容分解。 更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官方微信移动版

版权所有:© 2013-2016 车主指南 车主的贴心帮手

网站备案:粤ICP备15054683号-5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