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04 01
随着“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等概念的持续升温,传统制造企业也面临着一场全新的升级变革挑战。“智能工厂、无人工厂的概念愈演愈烈,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完全被机器所取代,未来的工厂世界应该是人与机器和谐共处所缔造的。” 优傲机器人公司中国总经理James Taylor如是表示。在James Taylor看来,日益成熟的自动化、智能化制造固然是一大趋势,然而在某些领域与生产线上仍离不开人力操作。“给制造企业创造价值,让企业能够更快更灵活的调整,更有效地生产,这些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因此在工业4.0的大环境下,协作机器人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智能制造时代来临 人机协作将站上风口智能制造时代来临 人机协作将站上风口 左图:Enrico Krog Iversen 右图:James Taylor 人机协作缘何能够站上风口?在实现“工业4.0”智慧工厂的道路上,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无疑是至为关键的一环。可以预见,在实现智能制造的这盘大棋中,智能机器人将扮演的重要角色。而纵观机器人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情况可以发现,其实汽车制造业从70年代起开始便已经开始使用常规的工业机器人来实现自动化。然而,随着汽车制造业步入成熟期,诸多全新的挑战也接踵而来:大规模定制、灵活生产、成本……在此背景下,协作型机器人便应运而生了。据James Taylor介绍,常规机器人鲜有能应用到组装或者装配部分,而组装又需要人与机器共同协作,因此协作型机器人的出现可以说填补了全自动生产线与全手动装配生产线间的市场空白,这也就是人机协作机器人的应用空间所在。而除了组装,协作机器人也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生产线上执行抛光、涂胶、喷漆、上调料等多样化的操作。此外,在如今的制造市场上还有一个特殊的需求——大规模定制。“以前,制造商生产一个产品,可以面向很大很广的市场。而现在,制造商需要生产多样化的产品,来满足一个市场。这给制造商生产线造成巨大压力可想而知。生产线不再是长期固定在同一个位置、大批量地做同一款产品。现在制造企业需要非常灵活、快速地变化生产线,而且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利用现有的员工,就能实现生产线的快速调整,还需要比较快的投资回报。这就是人机协作机器人发挥其作用的时候。”随着制造业市场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减少成本也成为了企业亟须解决的一大课题。对此,协作型机器人的降本优势更为凸显。James Taylor告诉记者,减少成本的核算除了机器人硬件之外,还包括了软件、安装和集成的工作、安全方面的设备 (比如安全围栏) 等等。这一切可能产生的费用,都是成本。“使用人机协作机器人,第一,它是安全的,大部分不需要安全围栏,这个成本可以节省。第二,它的软件比较简单,不需要额外购买软件包。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操作简单。人可以在现场做编程,做非常快速的安装、编程、调试。时间成本得到了显著的节省。综合来说,安装一个人机协作机器人的自动化方案可以节省很多成本,从而让投资回报更快。”汽车领域创新应用人机协作机器人在机器人市场上似乎还是一个新兴的产物,然而据James Taylor介绍,人机协作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鉴于其无可比拟的灵活度,它可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电子行业、消费品行业、医疗器械等诸多行业。在汽车行业,汽车制造集团大众汽车(Volkswagen)早在2013年就已将UR机器人整合投入其萨尔茨吉特引擎生产工厂的大规模生产线中。据了解,UR5自重18公斤,负载高达5公斤,工作半径85cm,可被部署在汽缸盖装配线上,负责处理精细的电热塞工序,员工只需要负责固定电热塞并对缸盖进行隔热处理,为下一道工序做好准备。另外,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李尔公司(Lear Corporation)的生产线中也已经运用到UR5。据了解,UR5机器人可通过定位、测量以及拧紧车座螺丝等作业组装汽车座椅。每天,这些机器人完成约8,500次螺丝安装任务。座椅上安装了一个包含个体识别数据的应答器。一旦座椅到达机器人下面,应答器则被读取,机器人执行拧紧座椅两侧若干螺丝的操作。如果座椅上缺少螺丝,机器人会立即将该产品拣出并发出警告信息。UR5 具有直观的用户界面,任何工人能够通过将标准程序拖放至触控屏的脚本上,从而实现编程。或者直接握住机器人手臂,来展示并指引它执行某项任务的移动路径。对于UR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业的应用,James Taylor表示:“我们期待看到越来越多的UR机器人出现在中国汽车生产线上,帮助厂商实现更加智能、灵活、合理的制造流程;为员工打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良率。“未来工厂的理想世界:人机协作当前,工业4.0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智能工厂”、“无人工厂”的落成已不是一个概念。这是否意味着现代工厂自动化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无人工厂呢?未来人是否将被机器完全取代呢?对此,Enrico Krog Iversen表示,未来的工厂世界是人与机器和谐共处的所缔造的。“无人工厂其实更像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否能带来真正的价值尚未可知。采用无人工厂生产,不一定是能帮助制造企业提高效率和灵活性的有效方法。我认为,永远都会有让人和设备、人和机器在一起工作的需求。”Enrico Krog Iversen认为,从机器人和自动化行业的整体技术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每一步改进都是为了给企业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控制和生产的灵活性。对于这些需求,人机协作可带来十分明确的价值,“它会让制造企业离市场越来越近,减少整个物流线的成本,产品运费、供应速度。未来的趋势是协作机器人将会从一个‘机器’的概念转变到一个‘工具’的概念,这个趋势会持续。未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简单、易操作、更灵活的协作型机器人出现。” 对本文有任何看法,请向下滑动去“写评论”吧! 查看更多文章,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精彩汽车资讯随时掌握! 关于我们: | 盖 | 世 | 汽 | 车 | 每 | 日 | 速 | 递 | 由盖世汽车网领衔打造的汽车行业第一媒体 是汽车圈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 联系与合作 | wx@gasgoo.com 更多
2016 04 01
26架亮黄色机器手臂分列排开,50多秒就可焊成一架白车身,自动化率达到60%以上。 昨日,武汉市本土制造的第一条多机器人自动汽车焊装生产线在武汉开发区下线。 制造这一生产线的是本土公司恒力达,该公司总经理何可敬向本报记者介绍,这条生产线是为东风小康的重庆工厂打造的,正在进行调试,预计国庆期间交付。 这家企业最早做汽车生产线上的输送机,去年开始转型。 “除了部分搬运和焊接需要人工操作之外,这条生产线基本可以实现无人制造,对本地智能装备产业而言,是一次零的突破。”何可敬表示。 昨日,记者在车间里看到,这条生产线长达80多米,可流水化作业,一堆冲压钢板,经过底盘、侧围、顶盖、总拼等工位,焊过3000多个点,就被焊成了一台完整的白车身。 现场,工作人员正在用一台类似平板电脑的“示教机”对机器手臂进行调校。“机器人就像小孩一样,给它编了程序后,还需要手把手地‘教’,正式生产时,它就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被教的动作”。 据悉,这套生产线还安装了光感设备,一旦有人或者异物闯入生产线,工业机器人会被自动锁死,以防出现事故。 何可敬介绍,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全部产自日本,恒力达做的是工业机器人的集成运用,即给一群机器人一个统一的“大脑”,使其按工艺设定的程序运行。“生产线的价值超过千万元,其中机器人运用产生的价值,要比机器人本身还高。” 武汉是汽车制造大市,但装备制造却相对薄弱,生产线大多从外地甚至国外引入,以武汉通用为例,接近一半的设备由上海DEMC公司提供。 对产业前景,何可敬充满信心,他计划3年内将产值扩至4亿-5亿,技术能力达到国内顶尖水平,助力武汉在汽车装备制造领域异军突起。 更多
2016 04 01
谈到YunOS,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一直是各种盒子,从阿里的亲儿子天猫魔盒,到干儿子们如天敏、开博尔、英菲克,再到各种华强北无牌产品;别的不说,仅看去年夏秋之际广电总局大举封杀直播软件,就知道盒子们究竟抢了多少本该被垄断的奶酪。诚然,无论哪家盒子,走的无疑是Apple TV或Google Chromecast的路线——跑不出客厅。但现今苹果Carplay从容步入前装市场,谷歌则拿出了好评如潮的Android Auto,就连国内搜索大佬百度也早早喊出了CarLife。外星人当道的阿里恐怕不会示弱,基于YunOS 3.0.1的路畅LC1也计划在4月15号开卖。 做工:用料上乘,可圈可点 赶稿汁的车云菌虽然迫不及待要开机测试,但装车之前我们不妨看看路畅的做工。机壳很厚实,工艺不错,弯折处平整无毛刺,接插件质量上乘,紧固也很可靠。打开机身上盖,整体电路设计尽收眼底,板材质量中上,焊点大多圆润一致;通信板属独立设计,使用了上海龙尚的WCDMA模块,内插联通3G MicroSIM卡,路畅为用户提供每月500M流量,12个月免费,从车云菌实测来看,下载应用,听一点豆瓣,更新下路况和天气信息还是妥妥够用的。 界面:双料主页,各取所需 所有电容触摸按键位于下方,从左至右是语音助手、音量减/加、主页、功能和待机;实际使用中不如物理按键方便盲操作,但因其反应够快,体验仍然不错。屏幕左侧还有三个虚拟按键,返回、语音助手和主页,尺寸和操作便利性超过底部的电容键。 冷启动的速度很快,10秒进入主界面,可谓给力。浅色调的主页卡片柔和不刺眼,默认顺序从左至右是导航,音乐,收音机;整屏向右拖动,另外三个卡片是天气,3G流量统计以及蓝牙音频。不得不说,这6个默认卡片的设计真心实用,导航卡片的信息提供方式类似HUD,音乐直接显示歌名和专辑图,FM显示频率;对每月有限的流量而言,主页直接显示剩余流量则凸显设计之贴心。长按卡片并拖动可调整排序,或设置显示/隐藏,操作便利性可见一斑。 对了,还有个小细节。停车超过一段时间,车机掉电后不会存储时间(电路板照片也未见支持掉电时钟的纽扣电池,可为佐证)。拧钥匙上电后,车机会显示上午8点,之后从3G网络或GPS卫星获取当地时间,获取时间很快,所以并不影响使用。 从“六卡片”主页单指向上滑动,可进入传统的图标界面。操作方式与普通平板电脑并无二致,上至古稀老者,下至三岁孩童都可轻松上手。 语音:自然语言,整机亮点 基于自然语言识别的语音助手成为本机亮点。按下小话筒图标,说出“我饿了”,LC1会自动查找附近餐厅;当然“查找附近的加油站”,“我想看视频”,或者“打电话给10086”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响应。 想当然的,大家会认为自然语言识别会依赖于网络连接,而YunOS提供的离线语音支持不免令人拍案叫绝。关掉LC1的3G和wifi连接,继续测试查找附近的餐厅,或加油站,语音命令依然被很好的接受,只是查找方式变为打开高德地图后搜索(区别于联网时的在线搜索)。 导航:3D实景,路况为王 既然是正宗的阿里YunOS,那导航自然也是妥妥的高德了。3D+实景自不必说,从3G网络实时更新的路况才是“帝堵”这种超级城市的必备利器。想带女友去听一场男子汉音乐会?按下小话筒,大声喊出“导航到国家大剧院”吧! 扩展:应用有限,潜力无限 YunOS的加持让这部LC1完全等同于一台PAD,打开应用市场,你可以看到熟悉的文件管理器,音视频播放器,浏览器等常见应用。为车机优化过的UC浏览器,加上1024x600的8寸屏,浏览cheyun.com不要太轻松,左下方的虚拟按键除了提供快速导航条,还可生成当前网址的二维码,手机Firefox扫码即可继续浏览,微信扫码则可直接分享,便利性不免令车云菌惊叹。YunOS自带的视频播放器,加上1.4G的cpu,播放720p的MKV和RMVB不费吹灰之力;虽然车云菌并未测试1080p甚至4K,话说600p的屏幕……我们也莫矫情了吧。 问题:BUG多多,亟待升级 几天的试用让车云菌体会到LC1的许多贴心设计,比如待机(关屏)状态下挂倒档仍可秒开倒车影像。但即使充满惊艳,一些后装产品的通病在LC1上仍难以避免。重启后的车机偶有底部音量及待机键罢工的情况,话说一台关不掉的中控对车云菌而言也是蛮囧的。另外,接插件的设计估计很难以不变应万变,所以车云菌夜间驾车时很不幸的只能盲操作底部的电容按键了(这货貌似没能跟大灯联动)。哦对了,还有YunOS的手机镜像功能,号称安卓4.2以上的手机都可支持,但车云菌使用4.2.2的第一代MotoX(北美t-mobile无锁版,代号XT1053)只能识别但未能镜像成功,装机师傅的崭新华为也铩羽而归。 音效设置看起来很碉堡,但实际上无论点退出还是直接返回主菜单都不会保存设置,所以您的音效全靠原车喇叭了。作为互联网公司,效率至上是阿里的一贯作风,因此初期的质量问题丝毫不会hold住其与好基友路畅的脚步,一个专用的bug反馈界面也让车云菌难以抑制的吐槽欲得以稍稍平复。最终,希望软件上的快速迭代能让车云菌用上“想关就关”的YunOS智能车机。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关于【阿里巴巴】的报道。 ===关于车云网=== 车云(http://www.cheyun.com)是中国第一个汽车科技媒体。我们专注于汽车的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注重探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汽车产业未来。 订阅方法: 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官方账号”,或在“添加朋友”里搜索“cheyunwang”。 更多
2016 04 01
近几年来,机器视觉技术在安全领域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不断突显,使其成为可以替代人眼或是作为人眼辅助的最佳技术手段。交通安全一直是安全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分支,尤其在如今车辆剧增造成道路行车压力过重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有效解决交通安全问题迫在眉睫,而机器视觉技术自然在其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智能交通系统是机器视觉技术在交通安全领域最为常见、最具代表性的应用,通过建立覆盖城市主要干道及路口的数字监控网络,借助于机器视觉系统对交通路口车辆运行状况进行精准成像,并实时将图像信息传送到调度中心,实现对道路车辆运行状况的监控。另外,车载机器视觉技术也是近几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应用之一,针对人眼存在的各种物理条件限制、视觉缺陷等,提供了贴切适宜的驾驶辅助作用。 视觉增强应用 视觉增强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在不同的时间相应的增强驾驶员的视觉能力。借助于机器视觉技术,采用CCD、红外传感器、车速传感器、GPS及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获取道路信息,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信息的传输与处理,提取低能见度、低照度下交通环境的有用信息并剔除噪声,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图像的形式提供给驾驶员,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度。 车辆行人检测应用 车辆检测系统借助机器视觉技术,可以利用各种传感器探测周边车辆的相关信息,包括前后方车辆速度、位置以及障碍物的大小位置等。行人检测系统也是以同样的原理展开应用,通过机器视觉技术检测出行人的位置。 疲劳监测应用 目前驾驶疲劳检监测系统研究中,多采用车载机器视觉系统监测人体姿态和操作行为,根据系统反馈信息来判别疲劳状态。当驾驶员处于疲劳状态时,通过声音、光线、振动等刺激驾驶员,使其恢复清醒状态。在一定范围内,极大地减少了因驾驶人员疲劳而造成的交通意外事故。 车载机器视觉技术在交通安全领域的辅助应用还有很多很多,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当然,不管车载机器视觉技术在应用中的作用有多么强大,选择高品质的机器视觉组件都是其中最基本的先决条件。美国SI公司是一家擅长于设计生产销售高性能数字相机和图像处理解决方案的机器视觉系统厂商,其所生产的高品质SI相机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科学仪器、机器视觉及监控装置等。 更多
2016 04 01
深圳众鸿科技基于Rockchip PX2芯片开发出新一代智能车载信息系统终端平台,成功应用于中国移动4G LTE智能车机和阿里YunOS智能车机项目!并获行业内各大汽车电子生产厂商高度认可,以PX2作为主力平台,该芯片采用ARM Cortex-A9双核架构。 传统WinCE车机经历了血雨腥风价格战的洗礼后,在2015年互联网+的春天里,车联网行业焕发新的生机,跟随PX2平台打造车联网新生态! 【成功应用项目一:中国移动首款4G LTE安卓车机】 2014年6月,众鸿科技采用PX2平台为中国移动政企分公司定制开发出首款4G LTE安卓车机,并在中国移动政企分公司首次30万台4G LTE车机公开招标中成功中标,技术评分名列第一。 该款4G LTE车机产品,采用瑞芯微PX2双核处理器,运行内存1G,存储内存16G EMMC,10.1寸高清显示屏,可提供多媒体娱乐、智能导航、高速上网、安防救援和车辆诊断五大功能。其中智能导航采用了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技术,并提供实时路况。娱乐功能包括收听音乐、网络电台,浏览在线视频等,并且可以在线学习、在线挂号。安防救援和车辆诊断则结合OBD盒子提供数据。此外,还可以实现手机和车机的无缝切换、互相操控,目前支持大部分安卓操作系统的手机。 【成功应用项目二:阿里YunOS智能车机】 2014年11月,众鸿科技基于瑞芯微PX2平台与阿里巴巴开展合作,共同开发阿里YunOS智能车机,2015年4月13日将全球首款阿里YunOS智能车机成功推向市场,获广大消费者好评。 ————————关注芯智讯——————— 行业交流、合作请加微信:xintiyan001 投稿请发至:news@padnews.cn 欢迎加入芯智讯官方交流群:221807116 ———————————————————— 更多
2016 04 01
现在很多团队在做智能车机或者是其它各种车载硬件,本质上,他们其实都在做同一件事——「革」传统车机的命(交互体验差到根本不能忍)。 在这么多的车载硬件中,HUD 越来越火。它以交互方式上的优势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当然,有科技感的外观(主要是透明屏幕)也给吸引力加了个筹码。 但 HUD 的缺点和优势一样明显。目前主流产品的主要功能基本上是短信、电话、导航、音乐等,相比于车机还是略显单一。 我始终认为 HUD 的关键还是将必要信息清楚的展示给司机,过多堆叠功能不一定好。但是,为了成为车内唯一的屏幕(这应该是车载硬件的终极梦想),很多 HUD 产品在给自己增加尽可能全面的功能。 而对于车机来说,如果能够增强交互体验,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使用的,这也是很多人都在做后装车机的原因。 铺垫了这么多,该引入正题了:是不是有方法把 HUD、车机两种产品的优点集中起来? 一家叫做 Exploride 的国外公司就这么做了,他们做了一台带有透明屏幕的车机。一眼看上去,真的不太容易分清它和 HUD 的区别,因为那块全透明屏幕的辨识度实在太高。 这么说吧,他们「没羞没臊」的让车机和 HUD 结合,就是要取长补短、一步到位解决问题。 看起来像就真的一样吗?答案肯定不会这么简单。 按照我一贯的套路,先看配置: Exploride 搭载了 6 英寸 OLED 显示屏、4 核处理器、2GB RAM、8GB ROM、支持蓝牙 4.0。结合众筹价 269 美元,我们可以推测其硬件方案是手机规格的芯片,并且采用的是安卓系统(可以安装各种软件,除了安卓你告诉我还有啥可能嘛)。 再看功能: 1. 内置谷歌导航,包含 GPS 模块。 2. 手势语音操控,利用正面摄像头识别手势,支持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滑动实现不同操作,结合语音完成交互流程。 3. 在线音乐流媒体播放,支持国外几个主流的流媒体音乐 Pandora、Spotify 等。 4. 配合蓝牙版 OBD 模块检测车辆,在屏幕上显示部分车辆参数。同时可以连接手机,在手机上显示车况并实现简单的远程操控。 5. 行车记录仪,后置 300 万像素摄像头。标配的 8GB 内存能够储存 4.4 小时的 720p 视频或 9.6 小时 VGA 视频,用户也可以选择将视频直接传输至云端存储。 6. 可作为 WiFi 热点,用户自己配流量卡,支持 4G LTE 网络,也可以用手机流量。 7. 提供云端存储空间,初期免费提供一年 5GB 流量,之后需要付费。 8. 可安装应用,支持主流应用,例如 facebook、email 等等,这一点是体现车机功能的关键。 虽然从功能上看, Exploride 和 HUD 有很多重复,甚至连使用方式都有些类似, 但本质上 Exploride 还是车机 ,细节上的差距导致双方在使用体验上也不大相同。 玄机在这块透明屏幕上。 我们之前的文章就介绍过,HUD 需要将文字和影像投射到焦距无限远的距离(目前产品普遍都在 1~2 米),而 Exploride 则是直接显示在屏幕上,支撑这种显示技术的关键是 OLED 的发展。 简单了解一下 OLED 的优势(针对使用在 Exploride 上的原因):OLED 屏幕结构中无需背光模组而是依靠单个像素点发光成像,因此结构可以做的相对轻薄,这是应用在透明屏幕上的关键。 而且由于 OLED 屏幕是按需显示(单个像素哪里需要亮哪里),所以屏幕能耗较低且色彩通透鲜艳(像素自发光而不是用背光把像素照亮),因此我们对于在阳光照射下 Exploride 的显示效果不用太过担心。 同时因为通过屏幕直接成像,所以 Exploride 不需要光机,产品体积相对较小(可以做的很精致)。发热大户光机没有了,散热设计也更加容易。 基于屏幕显示的特性, Exploride 的安装位置没有那么固定(不一定在司机正前方),适配能力稍强,但问题也是存在的。相比于 HUD 不需要或尽可能少的调节人眼焦距,Exploride 在看屏幕的时候焦距还停留在车内,虽然透明屏幕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对视线的影响,但视线重心的转移使得产品安全性低于 HUD。 还有一点细节,对于行车记录仪功能来说,我始终认为「拍到」的重要性高于一切,放在仪表台上显然不是个好选择。当然,这里不单单是说 Exploride,很多类似功能的产品都存在这个问题。 最后「吐槽」一下,抛开产品,至少在外观上 Exploride 已经领先很多竞品了。 嗯,对我来说功能和逼格同样重要。 (图片、视频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
2016 04 01
法兰克福车展上,德尔福如约为我们带来了自家的手势识别技术。 如今汽车的任务不仅仅是把你从 A 点运到 B 点,还要满足用户除了移动位置之外的需求。比如打电话、操作导航、切换歌曲、调节空调等等。这样发展的后果就是,虽然出行方便了,但司机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注意力越来越远离道路。走路玩手机没准都能撞电线杆子上,更别说高速行驶中的汽车了。 目前比较常见的人车交互方式主要是语音和按键,语音是对司机影响比较小的一种方式,但智能程度和识别率有待提高。而按键一直在车里存在了上百年,有了多媒体以及导航功能后,按键操作频率更高了。这对司机驾驶造成不小影响,必须找到按键位置才能操作,有的操作还要结合屏幕反馈。 手势识别技术不是什么新概念了,但是这次德尔福所推出的手势识别技术,离我们已经很近了。本次法兰克福车展推出的新宝马 7 系,就使用了德尔福提供的手势识别模块。 目前,德尔福的手势别功能可以进行切换歌曲、调节音量,放大/缩小导航地图和接听电话操作。当然,主机厂还可以增加新的手势或使用不同手势。 德尔福所设定的识别范围是高于换挡杆高度、从中控台屏幕到扶手、从腰部高度到肩部高度区域,这样的识别区域设计操作起来也比较自然。至于为什么用「自然」形容,因为曾经有人说在车里使用手势识别功能,可能会有点像「赶苍蝇」。 德尔福在车内前排顶灯位置安装了红外 LED,同时用 ToF 摄像头接收光线,通过「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下称 ToF)」原理测得深度,中控台再根据识别出的信息再来自动操作。 在此有必要了解一下 ToF 摄像头的硬件部分,这样比较容易理解其工作过程。 光学装置,用来收集反射到的光线并传到图像传感器上,同时通过滤镜可以过滤出指定波长的光线(在这里就是红外线了)。 图像传感器,这是一个核心部件,逐像素测量光线从光源(红外 LED)发出,经过人体反射,再传播到图像处理器的时间。 处理器,根据捕捉到的信息,计算物体移动距离,得出结果。 这套装置本身的原理十分复杂,还涉及到很多算法问题,这就是工程师的工作了。 其实在车内一切会分散司机注意力的行为都是不安定因素,用户也都知道某些行为是不安全的。但是用户已经养成了「用户习惯」,而厂商要做的就是如何在尽可能满足「用户习惯」的同时,达到良好的「用户体验」,保证安全,手势识别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明年,你就能看到人们在车里「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了。 更多
2016 04 01
‍Rockchip首颗车规级芯片PX2迎来好消息! 深圳众鸿科技基于Rockchip PX2芯片开发出新一代智能车载信息系统终端平台,成功应用于中国移动4G LTE智能车机和阿里YunOS智能车机项目!并获行业内各大汽车电子生产厂商高度认可,以PX2作为主力平台,该芯片采用ARM Cortex-A9双核架构。 传统WinCE车机经历了血雨腥风价格战的洗礼后,在2015年互联网+的春天里,车联网行业焕发新的生机,跟随PX2平台打造车联网新生态! 【成功应用项目一:中国移动首款4G LTE安卓车机】 2014年6月,众鸿科技采用PX2平台为中国移动政企分公司定制开发出首款4G LTE安卓车机,并在中国移动政企分公司首次30万台4G LTE车机公开招标中成功中标,技术评分名列第一。 该款4G LTE车机产品,采用瑞芯微PX2双核处理器,运行内存1G,存储内存16G EMMC,10.1寸高清显示屏,可提供多媒体娱乐、智能导航、高速上网、安防救援和车辆诊断五大功能。其中智能导航采用了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技术,并提供实时路况。娱乐功能包括收听音乐、网络电台,浏览在线视频等,并且可以在线学习、在线挂号。安防救援和车辆诊断则结合OBD盒子提供数据。此外,还可以实现手机和车机的无缝切换、互相操控,目前支持大部分安卓操作系统的手机。 【成功应用项目二:阿里YunOS智能车机】 2014年11月,众鸿科技基于瑞芯微PX2平台与阿里巴巴开展合作,共同开发阿里YunOS智能车机,2015年4月13日将全球首款阿里YunOS智能车机成功推向市场,获广大消费者好评。 更多
2016 04 01
技术教程                 这是仿生机器人,它是由外运行的EZ -B的12舵机,使用的脚本EZ-机器人的六足机器人。 步骤1:供应         建立这个,需要:         一块纸板,至少可以有2张 20厘米x 20厘米的正方形         12个标准180度舵机         12伺服杆连接东西         2-3包纸奶昔吸管(大的)         1包标准尺寸的纸吸管         Ez-b和电源外壳         1个7.2伏锂聚合物电池         1个超声波传感器         堆支架(吸管可以用于这些的地方)         12机器螺丝(如果支架的尺寸一样)(只需要使用支架) 步骤2:工具         建立这个,需要:         ——热胶枪和胶棒         ——一个钻和钻头         ——记号笔或铅笔         ——用美工刀或其他某种方式削减吸管         ——十字螺丝刀         ——扁头螺丝刀         ——台或桌子         ——安装了Ez-builder 的电脑 步骤3:构建基础1             注意:如果在支座处用吸管对步骤3至5是不利的。步骤2到5必须重复为两个六边形。             1、通过切割两个相同的10厘米边长的六边形开始。(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可以谷歌)             2、擦除线             3、从六边形两侧开始测量1.5厘米。             4、连接线和标记的中间。             5、在每一行的中间钻一个孔(这是非常重要的,孔勉强适合这个机器的螺丝钉,如果太大,螺丝头就会滑落) 步骤4:构建基础2             注意:步骤7A是支架和步骤7B是用于吸管。             6、附加一些支架在一起,或者减少一些冰沙/大吸管,有6个,每个4.7厘米长。             7a、把一台机器螺钉穿过每个孔,并用支架连接在一起。             7b、胶水的吸管的目的集中在中间线绘制             基本已经完成。 第五步:添加伺服系统1         1、中心每个伺服和螺旋伺服武器。(确保它们是直接指向远离伺服)         2、切6块大吸管,每个0.6至0.7厘米的长度并用胶水把它们粘到伺服系统,正好相反位伸出伺服。         3、找到中间的每一个侧面。         4、胶臂连接的伺服系统,因此只有标签的伺服在基地。 (这边是顶部)         5、切成6块大吸管,每9厘米的长度和6块定期吸管每1厘米的长度。         6、用胶水把1个 1 1厘米的一根吸管粘到每个9厘米的吸管最后保持在90度。         7、翻转机器人,并插入每个1厘米的吸管到每个0.6厘米的吸管和拉9厘米的吸管朝向底座中间的另一端并用胶水粘住(重复每个伺服) 步骤6:添加伺服系统2         1、切割6个0.6或0.7厘米的大吸管并用胶水粘到他们相反的可移动件上(同以前一样)         2、胶水把第一组和第二组伺服系统通过粘合,这样伸出两侧联锁的标签。(见上图)         3、在根部,你可以使用任何你想要的东西,主要原则是他们应该高约8厘米宽3厘米x 1-2厘米厚。         4、现在伺服系统已添加。 第七步:添加Ez-B         1、在基地的ez-b.顶部挖一个勉强够大的洞。         2、坚持EZ-B和电源外壳和插件在伺服器里。         3、把超声波传感器粘在底座上(把一个乐高片放在传感器和底座之间,就像一个隔块,一个更容易连接的方法)现在六足机器人完成。 本文来源:http://39.elecfans.com/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 更多
2016 04 01
最近洛杉矶车展和广州车展接连举办,让我们看到了不少值得关注的新车。如果你对这两届车展比较关注的话,会看到其实科技元素已经成为了未来无论是新车还是概念车都必不可少的配置。 人机互动、无人驾驶、驾驶员辅助、智能操作系统等等,许多科技厂商和汽车厂商都争相用科技来武装自己的新车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而究竟在这两届车展上有哪些科技元素最能吸引我们的目光呢?不妨一起来看看。 沃尔沃Concept 26概念座舱 在本届的洛杉矶国际车展上,沃尔沃正式发布了全新的Concept 26概念座舱。而这款全新的概念座舱未来将会作为沃尔沃自动驾驶车辆的标准配置出现,其有望于2017年左右伴随着沃尔沃自动驾驶概念车的推出正式实现装车。 Concept 26的命名来源于沃尔沃对未来自动驾驶技术普及后普通车主日常通勤时间的研究,根据沃尔沃的研究,在普及了自动驾驶技术之后,正常上班族平均的上下班通勤时间将缩短为26分钟,故将此座舱概念命名为Concept 26。 在Concept 26的概念展示里,Concept 26的座舱提供了驾驶、创造以及放松三种模式。其中在驾驶模式时,Concept 26概念座舱会将影响驾驶者驾驶的干扰因素降到最低,同时提供大量的自动化辅助功能。而在创造模式时,驾驶者可以通过内置的25英寸显示器完成相应的工作而不需要专注于车辆的驾驶,此时车辆的驾驶工作由自动驾驶系统完成。而放松模式同样由自动驾驶系统接管车辆,只不过在这个模式下座椅会缓缓下降,提供驾驶者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 苹果CarPlay 在洛杉矶车展上,苹果CarPlay依然是出镜率最高的科技产品。作为一款能够将手机生态复制到车机内继续使用的娱乐系统解决方案,CarPlay和Android Auto,都希望通过这种互联的形式进一步简化信息的获取和交互方式。而用户在车内不操作手机的情况下也能轻松播放Apple Music的音乐,享受苹果地图带来的实时交通路况、智能路线规划等便利功能。 此外,一旦将苹果设备连接至车机,语音控制功能将自动切换至Siri模式;而如果消费者想切换至原有车机功能,可以呼叫Siri退出CarPlay的使用。目前包括大众、奥迪、宝马、福特等40家主机厂已经同苹果达成合作协议,将在未来推出的新车型上搭载使用CarPlay车载互联系统。 高通车机互联方案 高通在洛杉矶车展上展出的这套堪称最简洁的车机互联解决方案能够使车机-手机连接更为方便快捷。因为它不仅支持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型号的移动操作系统,同时可扩展的个性化选项也意味着每一位驾驶员都能在开车过程中享受属于自己的定制化信息输出,而这对提升用户体验大有裨益。 此外,高通的这套车载娱乐系统解决方案还支持多台设备同时连接,这也避免了朋友之间上车“抢蓝牙”情况的发生。由于使用了自然语言识别技术,因此该系统语音操控体验良好,无需使用固定单词或短句。当然,它同样支持手势控制,系统架构内的一枚摄像头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的行为动作。 Nauto安全防护 作为车载智能硬件,Nauto由一系列摄像头组成,既能监视路面情况,同时对驾驶员的一举一动也了如指掌。而后装的性质也决定了在任何车型上都能够享受到NAUTO带来的高级安全防护功能。NAUTO有一个重要功能是,它的摄像头系统能够对整个车厢进行扫描监控,一旦出现疲劳驾驶或分心的状况,系统会自动发出蜂鸣,保障车内乘客的人身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NAUTO的摄像头系统之间能够共享信息,而车车通信机制的建立对提升行车安全、大幅增加出行便捷性。 现代虚拟现实用户手册 现代在洛杉矶车展上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了汽车的使用手册中,将原本已经司空见惯的平板电脑App形式进一步提升。 这款应用可以让用户在平板上点击汽车的45个部位,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屏上的2D和3D覆盖图全面了解汽车。启动时,应用可提供空气过滤器、机油和制动液的信息和覆盖图,同时展示动力巡航和蓝牙手机匹配等大量车载功能。除了虚拟现实覆盖图,应用还可以展示视频和指导内容。 2015款索纳塔轿车将率先配置虚拟现实用户指南应用,这款应用很快就将登陆其他车型现代车型,并且应用将支持Android和iOS等主流设备。 沃尔沃Drive Me自动驾驶 在洛杉矶车展上,沃尔沃还展示了旗下旗下名为Drive Me的自动驾驶项目,通过配备多种传感器,以实现在高速公路上的自动驾驶。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驶入和驶出高速公路还需要驾驶者手动操作。当然,手动驾驶这些自动驾驶汽车的方式与普通汽车并没有区别。而如果在高速公路上遇到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时,Drive Me便会强制要求驾驶者手动驾驶。 沃尔沃计划未来在哥德堡市投放100辆XC90,用以测试沃尔沃无人驾驶技术的可靠程度。沃尔沃方面表示已经同哥德堡市政府建立合作,设定了一条标准化的测试道路。其中,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驾驶习惯等一切衡量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度的方方面面都将得到有效衡量。 奥迪新TT虚拟驾驶舱 在广州车展上,奥迪带来了全新的虚拟驾驶舱体验。这是由奥迪提出的从本质上改变汽车的显示理念,通过全数字化的显示方式,整合车辆信息、导航、娱乐等各种功能,为驾驶者提供全面的功能与体验。这也就意味着,传统的仪表盘被高清的数字显示屏所替代,所有的车辆和行驶信息都将通过仪表盘显示屏呈现给驾驶者,令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查看信息更加安全和方便。 奥迪推出的虚拟驾驶舱将车辆内部大部分控制系统集成于位于仪表盘的12.3英寸液晶屏幕上,包括MMI人机交互、车辆行驶数据、导航以及奥迪connect等,其控制区域位于排挡杆后方。这块屏幕背后隐藏着Nvidia的Tegra30芯片以及高速图形处理器,其刷新率可达每秒60帧。因此其画面显示的转速/速度的转动在物理模型下十分逼真。 丰田HMI系统 在广州车展的丰田展台上,NS4概念车带来了全新的HMI人机界面信息娱乐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全景展示车后景象的侧景摄像头以及预展丰田新一代安全技术的装备。这款NS4概念车的中控台上安装了一个触摸屏,类似于智能手机的触摸屏,能够操控空调系统、音频系统和iPod等装置。新的安全技术包括新一代的预碰撞探测系统、新的盲点监控器以及主动式的前大灯。 北汽&乐视i-link车联网 不仅仅是推出电动汽车新品,许多国内汽车厂商开始与乐视、华为和阿里等科技厂商进行联手,为电动汽车带来了车联网人机交互系统。比如乐视与北汽联手在EU260新车上搭载了i-link智能联网系统,这款系统把乐视生态引入了车机互联之中,用户通过9寸人机交互屏,语音控制,不仅能够进行语音通话、音乐广播、车辆导航,还可将车机系统与手机连接,实现预约充电、定时充电,还可通过车内屏幕观看乐视生态系统上的影音娱乐节目等,把车与手机以及乐视生态更为紧密地集合在了一起。 上汽&阿里云OS 在上汽的身上,我们同样能够看到阿里专门针对汽车平台在底层进行优化的云OS系统。在未来的上汽汽车上实现完整的上网功能,其中搭载的则是阿里Yun OS操作系统。你可以基于OS实现导航、文化娱乐、互动等上网的各种场景。另外,地歌网获悉,双方会利用基金开发并支持更多样化的APP应用与接入基于阿里云OS的合作方。 在上汽和阿里的合作过程中,则是从操作系统底层进行深入的系统开发和架构设计,打通互联和账号,打通基于数据的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和基于客户个性化的服务,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 长安&华为 长安与华为联手开发的车载系统可以通过方向盘右侧按键对车“下命令”,包括电话、导航、多媒体播放都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手机与系统相连后,可以开启远程服务功能,拨通信息台并告知目的地,系统会自动将导航信息设置好,省去了自己输入的麻烦。此外,该系统还有手机映射功能,不过目前仅支持Android系统手机,但其App应用比较丰富,还提供了App的安装功能,系统内置了日历、天气、新闻,新闻既可以屏显又能语音播报。 新能源渐成主流 在广州车展上,组委会专门为新能源汽车成立了电动汽车展览会,可见电动汽车作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已经开始越来越受到业界和厂商的重视。以往国内电动汽车产品产品风格单一,选择匮乏,而在本届车展上发布过了8款纯电动车、9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中,涵盖了SUV、MPV、三厢、两厢、微型车等多种车型。包括北汽、广汽、长安、上汽、江淮、吉利帝豪甚至是宝马、沃尔沃和奔驰这样的豪华汽车品牌都相继推出了全新纯电动或混合插电动力新车。 科技厂商非常愿意开始在车联网这一非常新兴的领域进行布局,让汽车屏幕不再作为汽车中一种普通的附件,而是成为驾驶过程中的主体与核心。而未来包括自动驾驶、无人驾驶以及更多的科技功能都会以这些平台作为依托,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看到这些技术已经不再和我们距离遥远了,许多技术都已经开始陆续的出现在2016或者2017年的新车计划中。相信未来通过这些科技配置,驾驶这件事将会变得越来越有趣、越来越安全。 --------- 关注「掘金互联网」,给思想升个级~ 更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官方微信移动版

版权所有:© 2013-2016 车主指南 车主的贴心帮手

网站备案:粤ICP备15054683号-5

联系我们: